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俗称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常伴有软弱、乏力,许多患者有皮肤瘙痒的伴发症状。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我国目前采用WHO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大类:
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病因学相对明确,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的一些高血糖状态。
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不包括孕前已诊断糖尿病的病人。
易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高脂饮食者。
久坐不动、缺乏活动者,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
长期过量饮酒者。
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病史者。
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有发病风险,例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者。
妊娠期妇女易发妊娠糖尿病。
主要病因
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遗传因素在同卵双生子中1型糖尿病同病率达0%~0%,提示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已知与1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近年肠道病毒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