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
人社部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公布,36种高价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在众多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药品中,包含了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眼内注射产品雷珠单抗,这是抗眼内新生血管药物第一次进入国家医保,令许多眼科医生同仁和患者都备受鼓舞,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避免失明带来的沉重的疾病负担有着非凡意义。
自治区人社部门在国家文件公布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医保乙类药品的调整和落地工作,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医保目录调整落实的省份之一。
用于治疗“不死的绝症”
老年黄斑变性的靶向药物
老年黄斑变性曾经被认为是“不死的绝症”,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老年黄斑变性是全球50岁及以上成年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老年黄斑变性分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中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占老年黄斑变性引起严重视力损害的90%。wAMD发展迅速,未经治疗的患者2年内有85.1%会发展为法定盲,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此前在临床上,wAMD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式。“在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药物上市之前,针对老年性黄斑病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得此类疾病患者面临极大的失明风险。而年,首个眼部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的问世,为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带来惊喜。”新疆医院眼科主任高云仙教授表示。
进入医保,
老黄患者经济负担迎来“瀑布式”下降
“老年性黄斑变性抗体类药物治疗在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时,一次的平均治疗费用近万元,较高的治疗费用把一些患者挡在了治疗室外。”高云仙教授谈到。
据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老年视力受损经济负担调查结果显示,51.69%的家庭因有视力受损患者而陷入灾难性卫生支出。而在50岁以上患致盲性疾病人群中,人均年非医疗负担占总负担的46.8%,这意味着陪同、护理、设施改建、抚育儿童等费用占了半数支出。
出于基金管理的目的,医保目录对一些抗眼内新生血管药物在使用条件和数量上进行了限定:以雷珠单抗为例,每眼累计最多支付9支,每个年度最多支付4支。且患者需为50岁以上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
高云仙教授说:虽然此次对报销条件较为严格,但治疗老黄的药品纳入医保后,将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用药成本,为广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带来福音。高云仙教授也提醒市民,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线中出现盲区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明确病因及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