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护理 > 徐雯教授晶体万象,如何选择

徐雯教授晶体万象,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17-11-29 16:52:49   点击数:
编者按

  青山绿水浅泛舟,白塔墨砚齐品茗——西湖自古以来就是学者云集、百家争鸣之地,近日召开的“西湖国际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高峰论坛”更是让世界各地的眼科专家学者齐聚西湖,共襄眼科白内障学术盛会。浙江大医院的徐雯教授在大会上也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徐教授详细介绍了在如今人工晶体种类繁多、万象俱新的时代如何择优取良的进行个性化晶体选择,对于有其他合并症的白内障患者晶体选择时如何权衡利弊,并且也对目前逐渐进入大家视野的眼内接触镜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于眼科临床医师尤其是眼前节医师在人工晶体应用等方面极具指导意义。

择优取良、高效沟通——个性化选择人工晶体

  目前,人工晶体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可供选择的人工晶体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正确的选择适合各种不同类型患者的人工晶体将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晶体目前市场上能够获得的种类,包括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材料等方面越来越广泛,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眼科发展的趋势,可以让临床手术者更加得心应手地将其应用于有需求的患者治疗上。那么我们手术者在选择人工晶体时一般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人工晶体的选择要根据患者视觉方面的需要,因为人工晶体有不同的屈光度;球面和非球面的设计;散光型人工晶体和非散光型人工晶体,以及在调节方面有单焦晶体、多焦晶体,还有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还听到有三焦晶体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需要在患者充分的检查和与患者沟通之后根据患者视觉方面的要求进行确定,以决定出能够保证视觉质量的人工晶体的类型。

  第二个就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条件、安全性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面进行考虑和选择人工晶体。例如如果患者是有慢性葡萄膜炎陈旧性病变的,那么就需要选择能够预防虹膜粘连发生的人工晶体材料;如果患者的后囊膜缺如,那么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固定人工晶体,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在人工晶体植入位置上要进行重新设计。另外,很多材料还有很多特殊的功能,例如有些设计能够预防后发障的发生,甚至起到一定的减缓发生的作用。在一些特殊的患者身上应用这样特殊的设计,可能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主要是从安全性方面考虑。

  第三点我们还要从患者的主观愿望来考虑,这也是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人工晶体的选择必须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比如患者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或经济方面的因素,这些在选择人工晶体时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果患者在心理上有一些抑郁的情况或焦虑的情况,那么容易产生眩光或视觉质量干扰的一些人工晶体就要尽量避免。

  

  第四点还要考虑手术的客观环境以及手术者技巧方面的因素。例如,在复明行动等公益活动中,一些高端的人工晶体可能就不是非常适合,这时要采用安全性好、能够保证视觉质量同时经济上合算的一些晶体。手术者方面,如果手术者的技巧、把握性尚不能达到非常高的把握,手术技术还处于上升曲线过程中,那么可能会不能保证对每位患者都能撕囊非常圆、非常居中,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端晶体的应用就要非常慎重,以免术后因为手术的因素对人工晶体的应用带来困扰。

  以上是在人工晶体选择中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方面,具体应用的时候手术者还是要做一个充分的术前检查、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遇到问题时要在相关的专科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制定一个比较成熟的、切合患者实际的人工晶体选择方案。

权衡利弊,安全有效——复杂白内障患者的晶体选择

  目前,白内障在全球范围内发病非常高,黄斑疾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同时有老年性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变性,也就是两大类疾病同时在一个患者身上发生。对于这样的一些患者具体的处理和治疗方式的选择越来越重要,该方面也越来越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那么同样的我们对这样一大类患者进行手术干预时还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安全性方面,一个是有效性方面。

  从安全性角度来说,黄斑疾病经过充分的治疗稳定之后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或者是白内障已经比较成熟,已经影响眼底观察,那么在白内障手术之后要尽早的进行眼底疾病的干预,使得黄斑疾病尽快得到稳定,这样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好的效果。此时在人工晶体的选择方面,由于黄斑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所以需要选择给患者带来最好预后的手术方案和人工晶体。因为对于会有一些干扰视觉质量的人工晶体,在这样一类患者身上应用时需要相对谨慎。最后还要考虑,未来患者可能还要接受眼底的手术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所以对于这类患者选择人工晶体要谨慎,比如多焦人工晶体目前有报道会对眼底手术医师进行眼底手术时造成干扰。

  总之,对于合并有黄斑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在人工晶体选择时要把握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点,为患者选择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人工晶体。

排查随访、团队协作——眼内接触镜的应用

  眼内接触镜植入术近年来在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患者上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一些角膜较薄、中低度数近视患者也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所以该手术目前呈现出非常广泛的应用趋势。对于这样一类患者的眼内接触镜的治疗,由于该手术为内眼手术,有合并其他风险的可能,而且目前针对的患者群体主要是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结构本身就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手术开展的时候病例的选择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般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还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患者的眼部情况要相对比较健康,尽管高度近视患者有一个很渴望的很迫切的愿望,有些眼底可能有些进行性的病变,但是在干预的进候还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检查,排除眼底的一些病变,能够给患者手术干预之后带来很好的效果。另外就是对于这种以视觉恢复为主的类型的手术,眼部生物测量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如果测量不准确的话,可能术后会给患者带来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术前排查的时候如果生物测量的指标不能达到要求的还是要严格执行适应证,如果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的,要提醒手术者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量,充分的备案,尽可能的减少术后风险的发生。

  随着眼内接触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很多眼科医师也越来越对该手术方式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也很渴望掌握该项技术以应用到患者治疗上。我们一般建议想开展该手术项目的医师、医院或地区最好能够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手术医师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屈光和视光学的相关知识,能够给患者做一个很好的术前检查资料的评估,并且根据资料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是必须具备的知识;第二点就是手术医师最好有一定的内眼手术操作基础,操作本身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如果术中发生一些并发症的时候,还是要求手术者能够具有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如果是内眼手术能力相对较弱的手术医师,最好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会比较稳妥一些。第三点就是手术医师最好有一个相关的团队,术前检查都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有着比较娴熟的操作技巧的技术人员,术前与患者有比较好的沟通,术后有一个充分的随访团队,以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患者视觉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时代,个性化选择最有利于患者预后视觉要求的人工晶体,安全性、有效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合并黄斑病变等疾病的白内障患者的人工晶体选择,以及在眼内接触镜植入术应用时术者经验丰富、术前术后团队通力合作,将前所未有地提高患者预后视觉质量,让患者切实地体会到“晶体万象”等眼科临床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的时代里医有所长、治有裨益!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hl/145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