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24岁男性患者,主诉双眼视力急剧下降2天伴头痛。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
双眼视网膜黄斑部可见渗出性脱离,后极部网膜下大量散在卵圆形黄白色的病灶。
造影早期即可见对应病灶处的强荧光表现。
造影晚期与早期着染情况基本一致。
予以口服强的松80mg每日,一周后视力恢复到右眼1.0,左眼0.8。
半年后眼底照相显示黄白色病灶已部分吸收,但视网膜下黄白色的物质有往视网膜下方下坠集聚。
两年后的眼底照相见绝大部分黄白色的病灶已吸收。双眼视力1.0。
诊断:acuteexudativepolymorphousvitelliformmaculopathy,急性渗出性多形性卵黄样黄斑病变。
讨论
急性渗出性多形性卵黄样黄斑病变(acuteexudativepolymorphousvitelliformmaculopathy,AEPVM)首次由Gass在年报道。发病年龄从13岁到69岁,男女均可发病。病因不明,有报道部分病例有感冒前驱症状,HIV阳性,伴发Lyme病,肿瘤等。患者症状多为视物模糊同时伴有头痛。通常预后较好。
有学者推测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不能及时吞噬感光细胞的外节,以至大量的脂褐质集聚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下,以及RPE泵水功能障碍引起的浆液性的视网膜脱离。
此图为另一文献报道病例[2]。49岁男性患者,21岁时查出HIV阳性,31岁时成为AIDS病人。A图为首次就诊时OCT表现,椭圆体区增厚,内核层与外核层囊样水肿。B图示6个月后情况加重,C图示随访1年时OCT情况较前好转。
34岁男性患者突发双眼视力下降,查遍所有全身情况均为阴性(红细胞沉降率、血管紧张素酶、性传播疾病、抗核抗体、PPD等)。视力分别为右眼0.8,左眼0.5。双眼中心凹浆液性脱离,后极部散在多处黄白色卵圆形视网膜下病灶。口服激素60mg一月,无效,停药。五个月后,患者出现背部疼痛,MRI显示肾上腺及肝脏异常,肝活检为转移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明[3]。
参考文献
1.Gassatlasofmaculardiseases,5thedition,-.
2.MassaroD,etc.EurJOphthalmol.Jul30;25(5):e91-4.
3.ModiKK,etc.RetinCasesBriefRep.Summer;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