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蓝光危害的新闻伴随此类“研究”频繁见诸媒体。国内有报道称,一位8岁的山西儿童因喜欢盯着电视看,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模糊。专家分析指出,导致孩子视力模糊的“元凶”其实是电视蓝光。英国《每日邮报》也引述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称:若长时间持续暴露在LED(发光二极管)灯的蓝光下,可能对眼睛的视网膜细胞造成无可救药的伤害……
蓝光真的如此可怕?
何为蓝光?
专家表示,自然界的可见光一共有7种颜色,七彩世界这个词就由此而来。我们所称的蓝光指的是波长为-nm的可见光,作为自然光的三基色之一,蓝光是波长最短、频率最高的高能量光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LED技术中,来提升电子产品的品质。
研究显示,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基于LED技术的数码产品显示屏会发出高能蓝光。LED虽然具有节能省电的优点,但其产生的高能蓝光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状体,直达眼底黄斑区,对眼球末端的黄斑区造成伤害。在这样的光照下,视网膜色素上皮毒性大大增加。
高能蓝光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先引起光敏感细胞死亡,再引起视网膜黄斑变性,继而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而这种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蓝光的危害因年龄而异
科学家发现,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龄而异,6-19岁为80%~90%,20-39岁为60%~70%,40-60岁约50%。
而高能蓝光最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加重视网膜黄斑部疾病、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引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CVS视疲劳综合征、引发眩光;除此之外,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有数据显示,63.5%的中国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2—6岁孩子慎玩电子产品
由于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人类视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相较成人更容易受到高能蓝光的伤害。家长需要严格把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应该借助于防蓝光产品对其进行防护。
专家认为,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对电子产品蓝光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0-2岁的儿童不宜使用电子数码产品,2-6岁以内的幼儿每次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一天累计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孩子如何预防近视?
①在学龄前了解眼屈光状态(散瞳验光),以便掌握屈光发展方向,分别对待;②注意三个危险因素:危险年龄--生长发育期;危险时刻--午后黄昏时;危险劳作--长时间近用眼;③减少朦胧像对视觉的影响,少看手机、少玩电脑、少看电视;④放松调节--经常看远;⑤正确读写姿势;⑥合理营养,不可偏食,加强锻炼;⑦为孩子选择一台合适的护眼灯,而非高频灯;⑧每周为孩子眼睛做一次3D训练或一次灸疗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减少孩子受蓝光危害,预防孩子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尽量每天让孩子在阳光照射的户外玩耍一个小时。有些家长问,一个星期让孩子集中玩一趟,多玩几个小时,周一至周五让孩子待在室内全身心学习,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为这种通过户外阳光照射来对孩子视力进行放松的锻炼须每天坚持,才起作用。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副院长杨智宽教授在年眼科年会上提出,“户外活动是抑制近视眼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的保护因素。所以说,只要你呆在室外,哪怕不运动,都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研究表明,每日在户外活动累计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仅0.8%;户外活动1小时的孩子近视率则为3%;每日户外活动仅半小时的孩子近视率为24%。户外活动时,孩子的眼睛和身体接触阳光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效地抑制眼球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杨教授介绍,有科学家做过此类实验研究。实验中,学生A组比学生B组每天多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三年过后,对比这些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该实验证实了此前流行病学上得出的,户外运动可抑制近视眼发生、发展的结论,而且得到了直观的数据:参加户外活动组的学生比对照组的学生,近视眼累积发病率低了十个百分点。——所以,让你的孩子到户外去尽情撒野吧!
身体健康才有机会有美好未来,现在危害孩子健康因素主要是视力和肥胖,而视力占主要因素,近视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没有预防的意识,家庭诱发近视的因素一直存在;可怕的是孩子度数不断加深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甚至病理性近视。让每个孩子保持他自己本身最佳视力状态,拥有最持久的阅读、最舒适的用眼是每个孩子的渴望!
爱眼--
地址一:淮海北路号(国缘饭店对面)
地址二:漕运西路号(港务处院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