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女,15岁,近视3年,近1月视力下降明显到眼镜店配镜。
病例简介
验光:OD-7.75DS——0.6;OS-8.50DS——0.6。
扩瞳孔仔细检查:晶状体后囊下皮质轻度均匀浑浊,眼底欠清晰。视网膜桔红色、平,视盘、黄斑无特殊。
扩瞳验光:OD-7.25DS——0.6;OS-8.00DS——0.6。
眼轴:OD:25.5mm;OS:25.5mm。
角膜曲率:OD:44.5D
D90OS:44D.5D90追问有无全身病史及用药史,家长均否认。自述平时身体健康,无眼病史,眼部外伤史。
分析
眼轴较正常稍长,约比正常长1.5mm左右,应该带来度近视。角膜曲率比正常43~44多0.5~1D,应该带来50~度近视。
这里我们把角膜曲率和眼轴的检查数据大概组合测算后,发现该病案近视应该在-5.50D左右,但实际结果却相差度近视。说明是晶状体源的问题导致多增加的近视。但为什么扩瞳后仍然存在,变化不大呢?
处理
嘱患者到眼科进一步检查。行三面镜仔细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等排除视网膜疾病未见异常。患者回家观察,1周复查。4日后患者因腹痛到内科检查发现Ⅰ型糖尿病,血糖水平较高。在内分泌科治疗。
讨论
从眼轴、角膜曲率的组合得知是晶状体因素造成的近视,但扩瞳后仍然存在,说明并非是调节痉挛造成的,因为扩瞳可以麻痹睫状肌而解除晶状体痉挛。后期发现Ⅰ型糖尿病解释了前述病理过程:Ⅰ型糖尿病导致血糖水平高,晶状体渗透压变化使其密度变化造成“轻度浑浊”和折射率变化,最终使晶状体屈光力增加和矫正视力不理想。
Ⅰ型糖尿病见于年轻患者,因屈光问题而首次发现的比较少见。本例提示我们,发现有睫状肌麻痹药物无法减少晶状体的屈光度时也需要考虑糖尿病因素。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1例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一例治疗中
以白瞳症为表现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
牵牛花综合征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二例
眼底黄斑损害竟是氯喹所致!
Lancet:俯卧撑伤不起的视网膜
真性小眼球葡萄膜渗漏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虹膜转移性乳头状腺癌一例
Valsalva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出现黄斑裂孔一例
马凡氏综合征伴晶状体异位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