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部尤其是中央凹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话,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有人会问:什么是脉络膜?它在哪里?
视网膜外侧富含血管的膜称为脉络膜,从脉络膜生长出的原本不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方或上方的异常血管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与正常血管不同,它是脆弱的,会渗漏血液成分并导致出血。使得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受损。
案例王先生,一位中年工程师,最近几个月来发现自己的视力逐渐模糊。起初,他以为只是疲劳过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下降的速度让他感到不安。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发现他的黄斑部,特别是中央凹区域,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迹象。
王先生对于自己的病情感到十分焦虑,他听说过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尝试过西医的治疗,但打了四针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感觉视力下降得更快了,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王先生找到了我。
于是给他开了一方:丹参,桃仁,赤芍,当归,川芎,红花,茯苓,陈皮,半夏,车前子。
这个方剂主要是为了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同时清利湿热,化痰散结。通过这个方子,可以改善眼部的微循环,减少异常血管的渗漏,从而减缓病情的发展,甚至可能促使部分新生血管消退。除此之外,嘱咐他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两个月后,他再次来到我这里复诊。我发现他的眼底黄斑部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了明显的改善,渗出情况也有所减轻,左眼视力从原来的0.3恢复到0.5,右眼从0.2恢复到0.4。
中医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虽然起效较慢,但往往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改善眼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可以替代西医的治疗,对于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西医的干预仍然是必要的。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中医的辅助治疗往往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几种原因:
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是一种发生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的疾病,它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最常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组织和功能逐渐退化,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②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近视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眼轴(从角膜到中央凹的长度)来回延长和深度增加的称为轴向近视。在重度近视的情况下,眼轴伸度强,视网膜和脉络膜受到压迫,导致眼底出现各种异常,称为退行性近视。据统计,大约10%的退行性近视患者会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
③血管样条纹症,这是一种在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的结构,称为布鲁赫膜。当构成布鲁赫膜的主要成分弹性纤维明显增厚和钙化时,最终导致布鲁赫的膜破裂,在视神经周围产生闪电般的条纹,称为血管样条纹。这种情况的预后非常糟糕,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频率相当高,并且大多数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双眼发病。
④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这种情况好发于50岁以下的人群,没有严重的近视,没有特殊的眼底表现,也没有其他眼科疾病,仅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特发性是一个医学术语,意思是不明原因。
⑤葡萄膜炎,少数患者在发生葡萄膜炎后可能会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是一种眼部炎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眼部疾病。
我是河南中医院中医眼科娄彦蕊,如果你也有这以上几种症状,不要太过担忧,中医眼科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只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视力丧失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最后提醒大家,中医讲究对症调理,文章中的方法不适合所有人。万不可照搬照用,还需诊断才能更为准确。如不对症盲目套方反而会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