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眼底病论坛?第十六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上海”的召开之际,“眼底病的检查与诊断”作为大会的第一个专题,与广大的医生分享了眼底病检查与诊断的最新进展,专题会议由黎晓新教授、许迅教授、王宁利教授和瞿佳教授共同主持,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对眼底病诊疗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许迅教授根据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医生问卷调查,与我们分享了中国眼底病诊治现状的特点,并且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眼底病的诊治提供建设性的服务。
中国常见眼底病的临床诊治现状的调查,它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地区不同专家对常见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规范化治理。问卷中选用的四大类常见眼底病分别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问卷一共有42道选择题,有单选和多选,问题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方式、手术选择以及随访策略等等。调查表发放到所有眼底病学组成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通讯编委,一共发放问卷份,最后77份用于统计,这77份问卷的专家涵盖44医院眼科和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覆盖面非常广。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选择光凝治疗的时机,85%的医生选择在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进行光凝治疗,这个时机较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时机略早,这可能与中国国情有关。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前选择抗VEGF治疗的指征,大部分医生选择在有活动性新生血管膜进行抗VEGF药物的注射;关于治疗的时机,77%的医生选择手术前的3-7天进行注射;关于治疗的方案,三分之二的医生选择1+PRN治疗策略,三分之一的医生选择3+PRN治疗策略。关于顽固性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43%的医生选择光凝,32%的医生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大于20%的医生选择玻璃体手术。
关于视网膜血管的阻塞尤其是RVO引起的黄斑水肿,抗VEGF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有三分之二的医生选择1+PRN治疗策略,38%的医生选择3+PRN治疗策略。
关于湿性AMD诊治检查方法的选择中,大都数医生(96%)选择OCT,40%的医生选择矫正视力,40%医生选择荧光造影,后两者不相上下,在临床试验中,这也是一个难题,但是从患者利益出发,FDA的观点认为矫正视力好于荧光造影,因为荧光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应用和作用可能会慢慢淡出临床。
关于视网膜脱离,它是眼底手术的经典疾病,对于全网脱伴有周边小孔,PVR较轻的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中,42%的医生选择外路手术,接近60%的医生选择了玻璃体切除,许迅教授指出,对于这类患者应首先选择外路手术。多于人工晶体眼的网脱伴有周边小孔,许迅教授认为玻璃体切除手术方案更佳,因为人工晶体可能会影响外路手术的成功率。对于青少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选择玻切手术的比例调查中,小于5%的医生仅占到三分之一,许迅教授认为这个数字让他深感惊讶,因为对于一个青少年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该首选外路手术,最好不要去搅动患者的玻璃体。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总结
根据中国常见眼底病的临床诊治现状的调查,许迅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地区眼底病专科医生对常见眼底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湿性AMD以及视网膜脱离的诊治现状,对每一个较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对全国眼底病的诊治的规范化有所帮助,加深广大眼科医师对眼底病诊治的认识,以避免临床误诊误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