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寒英游志鹏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医院眼科
1.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尿蛋白含量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患者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年1月至年12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住院或门诊已确诊为2型DME患者82例,根据尿肾功能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尿白蛋白含量小于30mg为正常蛋白尿组(19例),尿白蛋白含量30~mg为微量蛋白尿组(16例),尿白蛋白含量大于mg为大量蛋白尿组(47例)。收集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肾功能检验结果[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酶]、血生化检验结果[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基线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ⅤA)、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ermacularthickness,CMT)。所有患眼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均为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BCⅤA及CMT资料;以CMT降低≥20%为黄斑水肿消退疗效敏感,反之为疗效不敏感;以BCVA提高2行及以上为视力提高疗效敏感,反之为疗效不敏感。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三组患者行抗VEGF药物治疗后视力提高疗效及水肿消退疗效的因素。结果三组患者行抗VEGF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视力提高疗效、黄斑水肿消退疗效敏感率正常蛋白尿组为68.0%、.0%、94.7%、94.7%和10.5%、73.7%、.0%、.0%,微量蛋白尿组为50.0%、87.5%、87.5%、87.5%和0、62.5%、87.5%、93.8%,大量蛋白尿组为19.0%、42.6%、42.6%、31.9%和0、25.5%、36.2%、23.4%;尿蛋白含量越低,治疗后视力提高疗效、黄斑水肿消退疗效越敏感;三组患者治疗后不冋时间点的视力提高疗效、黄斑水肿消退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昰示,EGFR、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NAG酶、糖尿病病程、蛋白尿分组、基线CMT与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疗效均有关(均为P0.05);血肌酐、EGFR、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NAG酶、高血压、蛋白尿分组、基线CMT与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黄斑水肿消退疗效均有关(均为P0.05);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蛋白含量是影响DME患者行抗VEGF治疗后3个月视力提高疗效(OR=1.03,95%CI为1.01~1.12)及黄斑水肿消退疗效(OR=1.21,95%CI为1.09~1.43)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DME患者尿蛋白含量越低,经抗VEGF药物治疗后视力提高疗效、黄斑水肿消退疗效越好,尿蛋白水平高是DME患者行抗ⅤEGF药物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2.关键词
肾功能;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血管生成抑制剂;危险因素
3.中国分类号
R.5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药物已成为DME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1-2]。研究表明,抗ⅤEGF治疗能有效减轻DME患者的黄斑水肿和改善视力,还具有不增加眼压和快速反应的优点[3],但临床中并非所有患者的抗VEGF治疗效果都很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注射,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尿蛋白含量下DME患者行抗VEGF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正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来源:眼科新进展
文末留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指不定就是明日头条!
版权声明
医信眼科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
如有侵权,将发起相关法律追究,敬请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