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黄斑病变病徵可分初、中及晚期,初期患者可能毫无病徵。
谈及青光眼、白内障,大众或已有一定认知,但对于同属眼疾的老年黄斑病变,了解却未必同样多。其实老年黄斑病变为港人视障、致盲的第二元凶,50岁开始就有机会出现。如若有家族病史的人士,更要格外小心。
艺人胡枫打针入眼治老年黄斑病变 康复后仍可驾车
人胡枫(修哥)今年88岁,3年前视力开始模糊,看到建筑物的线条变弯,原以为纯属老年视力退化,不察觉是黄斑病变。其后景物弯曲、直线变波形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求医后才得知自己患病,于是立即遵循指示检查、覆诊和治疗。
至今年6月,医生建议修哥开始对湿性老年黄斑病变的治疗。修哥坦言首次打针入眼,起初都觉得比较紧张,但正式注射时会先麻醉,而且过度快又不痛,比想像中轻鬆。
我至今打了3针,视力恢复了许多,现在更加清晰。一直以来我都自己驾车,现在康复后驾车就更加没问题。
修哥庆幸及早接受了治疗,现时已再没景物弯曲的情况。他呼吁长者若发现视力模糊切勿拖延,应尽快求医,否则或影响疗效。(黄建辉摄)+3
黄金治疗期为病发首3个月 打针入眼收乾渗漏
香港眼科学会会董锺震宇医生指,黄金治疗时间为病发首3个月,愈早发现并治疗,成效就愈好。当中7至8成病人视力退化的情况可回复稳定,并有好转、回复正常水平。惟乾性老年黄斑病发暂时未有标准治疗,湿性患者则可靠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改善病情。
纵使乾性老年黄斑病变未有治疗方案,但因乾性可演变成湿性,病人仍可靠覆诊、检查来预防病情恶化。锺医生提醒,若忽视不处理,待病情发展至晚期,如病发后半年才求医,有机会黄斑点下已增生血管,亦反覆出现渗漏,出血、出水的情况使黄斑点起疤,随之使感光细胞死亡的话,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失。
求医并确诊后,医生一般会为病人订立个人化治疗方案,因应其病历、病情从而设计疗程。黄礼文医生补充,大部分湿性老年黄斑病变患者会先打3针,大约4至6星期一次。过程先会做局部麻醉并进行消毒,其后放入眼皮扩张器固定位置,以小针头进行头内注射,期望阻止新增血管生长,改善视力。
治疗使眼底黄斑区域的渗漏、水肿收乾。其后希望可减低其复发机会,因每一次复发,病人的视力都会受破坏。
另外如病人一边眼患湿性黄斑病发,都需要覆诊检查,以减低另一边眼的患病机会。
严重者生活自理均受影响
老年黄斑病变可分乾性和湿性两种,香港眼科学会会董黄礼文医生指乾性佔9成,湿性佔1成,两者均会令患者视力衰退。
乾性即黄斑点出现称为小疣的黄色沉积物,使黄斑点受损,视力逐渐减退。湿性则代表眼内废物积聚,视网膜出现变化,令黄斑点的下脉络膜血管增生,并出现渗漏、出血,或突然影响患者的视力,可于数天内急速下降。
老年黄斑病变病徵可分初、中及晚期,初期患者可能毫无病徵,只觉辨别颜色、影像对比度的能力下降,因影响轻微或未必察觉。中期病人眼内的景物会变形,直线也变曲,晚期病人的视力会出现缺失,如长期于中心位置有黑影,遮挡视野。
因视力出现问题,故患者的日常生活、煮食,或做简单家务等,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病人的立体感会出现问题,倒茶难以倒入杯中,又或是想捉实门锁,但总碰不到。
▲因老年黄斑病变而视力受损,外出购物时也可能看不清楚价钱牌,使用电话也增添困难。(iStock图片)
看着前方的人却无法辨认脸孔,看电视、阅读和写字全受影响,甚至外出连交通工具号码牌也看不了。
基于其中一隻眼的视力下降,外出行楼梯也易因直线变波形而踏空跌倒,又或是酿成种种家居意外。黄医生补充,此类病人更较其他长期病患者情绪更失落,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年轻如60岁亦有机会患上
香港眼科学会估计,现时约有50万人患有老年黄斑病变,而随人口老化,病症亦会变得普遍。有人或认为年轻就不会患病,因而放下疾病戒心,但事实上老年黄斑病变非只出现七、八十岁长者身上,即使年轻如60岁的病人都有。
60岁的郑女士早前视力模糊,眼部的不适感持续半年。以为是睡眠不足、眼涩,或是先前的眼部问题所致,她甚至认为问题源于太久没换眼镜、有污迹。至今年4年因眼内景物弯曲而验眼,才确诊为老年黄斑病变。「一直以为此病只会发生于较年长的人身上,没想过自己60岁也会患上。」
不熟悉病徵、病因,更对治疗方案全无概念,也对要治疗要打针入眼而误以为自己病情严重,相当忧虑。其实如若怀疑染上老年黄斑病变,医生一般会为病人做眼部检查,如基本视力检查,或放大瞳孔检查等。检查、治疗已有标准方案,病人或怀疑染病者毋须过分忧虑,应尽早求医。
以眼科显微镜检查视网膜状况,留意黄斑点有否出现病变,如水肿或出血。另外,也有荧光血管造影,荧光剂可将新增血管显影出来,有助确诊血管病变、大细和位置。如留到不正常黑影,即代表为血管渗漏现象。
记者:吴霆俊
文章转自香港经济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