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
近日,医院眼科在局麻下为一老年患者施行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此类手术的开展不仅开创了皖西南地区的先河,也标志着该院眼科综合水平跃居全省领先水平。
陈凡为患者实施手术不久前,75医院,向医生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和疑惑,近年来她发现自己的左眼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视力也在不断下降,可家人为其配的眼镜却丝毫不起作用。在听完她的描述后,眼科主任陈凡为她进行了详细的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提示左眼晶状体棕黄色浑浊、玻璃体浑浊、眼底黄斑区玻璃纸样反光,被确诊为“白内障合并黄斑前膜”。
如果把鲍奶奶的左眼比作相机,晶状体就好比相机的镜头,而相机的“底片”就是视网膜。一般大家所熟知的白内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浑浊了。而视网膜则相当于相机的底片,起感光作用,位于视网膜后极部中央的黄斑区又是人视觉最敏锐、关键的部分,黄斑前膜便是沿着黄斑区内界膜表面生长的纤维膜,会导致视力进行性减退或严重下降、视物变形等。
原来鲍奶奶左眼的镜头和底片都出了问题,清晰的视野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找到了病因,接下来就是对症施治。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科主任陈凡综合病情后建议行联合手术。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陈凡于10月18日在局麻下为患者施行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视力已从0.15提高至0.25,一年内还会逐步提高。
陈凡介绍,黄斑前膜剥除手术属于眼科中难度极大的手术,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在针尖上舞蹈,术中关键在于剥离过程中不能损害黄斑,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手术中使用的器械极为精细,医生要屏住呼吸在显微镜下进行2微米级的手术,这对手术者的操作技巧和稳定性都是很大的考验。
正因如此,目前安徽医院可以开展此项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院医院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技术的开展,诊断为黄斑部疾病的患者原来越多,除了此次开展的黄斑前膜剥除术,该院眼科还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术、玻璃体切割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大大提升了黄斑裂孔的闭合和治愈率。这也意味着安庆地区的黄斑部疾病的患者不用再辗转求医,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如果你有眼部疾病,
可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