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度及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往往是由于眼轴过长造成的,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两大类,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很高,可达6.69%~38.4%,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是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
(好发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眼球发育异常的人)
●单纯性高度近视
眼球前后轴变长,常表现为眼球突出,近视度数多在度以上,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常有视觉疲劳。
●病理性高度近视
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矫正视力也会逐渐下降;部分患者还会因视野改变而出现视物遮挡感;还有患者会并发黄斑变性,出现视物变形,并且伴有红色觉异常等症状。如果患者的暗适应功能出现异常,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夜盲症状。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1、视网膜脱离——近视眼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长期的眼轴延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围产生病变,极易发生剥脱。
2、白内障——高度近视患者合并眼底退行性病变时,可发生晶状体营养障碍,引发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此时早期即可影响视力。
3、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结构异常,可导致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引发青光眼。
4、黄斑出血——高度近视引起黄斑出血是指在黄斑区可见小的斑片状出血。
5、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容易引起巩膜连同葡萄膜一起颜色如葡萄的紫黑色向外膨出,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6、黄斑裂孔——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
●高度近视的矫正和治疗
1、高度近视的矫正基本同中低度近视的矫正,如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配戴眼镜达到矫正效果。对于病理性高度近视的患者来说,眼底视网膜存在病变时,应定期检查眼底病变的情况,一旦出现眼底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等病变时,应及时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高度近视目前尚存在争议,具体用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使用。
3、手术治疗
(1)角膜手术:适用于近视度数较为稳定者,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等手术方式,可以改变角膜的曲度,纠正近视性屈光不正。
(2)晶状体手术:适用于晶状体已经发生损伤或不可逆性病变的高度近视患者,需注意术后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3)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手术:适用于因角膜太薄不适合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
(4)后巩膜加固术:适用于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度数发展,治疗部分视网膜并发症。
●高度近视的预防
对于遗传因素导致的高度近视,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天因素导致的高度近视,注意以下方面可能会降低发病的几率: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做好手的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避免用力揉压眼部皮肤。
3、患有疖肿、毛囊炎等面部感染的患者,应先治愈所患疾病后再进行眼部手术治疗。
做好眼视光,优医佳来帮!
江苏优医佳视光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
联系人:李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