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谭柯
医院眼底科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眼底病、眼外伤的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白内障手术
医生简介: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眼科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掌握国内外眼科先进技术,诊治了大量眼科的疑难杂症。专长于眼底病和外伤的临床医疗及研究,尤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并率先开展多波长激光治疗各种视网膜疾病;熟练运用玻璃体切割技术进行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擅长于脉络膜视网膜肿瘤的手术治疗,采用新的手术方方法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等,绝大部分能够完整保留眼球,保存部分视力,获得满意疗效;对眼外伤后濒危眼球的挽救和眼部的整形右很深的造诣。曾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副主编及合编眼科方面书籍6部。
黄斑变性知多少?
1、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AMD是一种能够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疾病,中心视力是您做一些“直视活动”所必须的,如阅读,缝纫和驾车之类的活动。AMD累及黄斑,黄斑是您眼球中能使您看清细节的那部分结构。AMD不会引起疼痛。
有一些病人AMD进展很慢,以至于很少注意到自己视力的改变;也有一些病人,AND进展的较快,可导致双眼视力丧失。AMD是50岁及以上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2、黄斑在哪里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心,发挥视力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若其出现异常,就会引起视力低下。
3、AMD有哪些不同分型
AND有两种类型:干性AND和湿性AMD。
干性AMD也被称为非渗出性或萎缩性AMD;
湿性AMD也被称为新生血管性或渗出性AMD。
干性AMD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史一个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其血管病变可影响到视网膜的血管,使患者视力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I期微血管瘤或合并小出血点:是最早的糖尿病视网膜变;表现为视网膜出现红色小点;视网膜缺氧是微血管瘤形成的主要因素。II期硬性渗出及出血合并I期病变:黄白色的硬性渗出主要是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壁的通透性异常导致血浆物质外渗,渗出物逐渐吸收以后遗留的脂质;出血主要是视网膜各层间出血。III期棉絮斑合并II期病变:棉絮斑(软性渗出)表现为视网膜上棉絮状斑。主要是视网膜微血管闭塞受损,使供养区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导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水肿、坏死的表现。IV期视盘或视网膜有新生血管生成或玻璃体积血:多数好发于视盘及其附近或赤道区,主要是视网膜组织严重的缺血、缺氧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表现为视盘水肿、视盘或视网膜上新生血管生成和视网膜或玻璃体积血。V期视网膜玻璃体机化、新生血管膜生成: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这种增殖病变在玻璃体内收缩牵拉导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VI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的纤维增殖膜,形成对视网膜的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同时眼底也出现血管异常的表现: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破坏、最终闭塞;静脉迂曲扩张,严重的呈腊肠样、卷曲状病伴有白鞘改变,有节段性的扩张和狭窄。黄斑区病变:早期可出现黄斑区水肿,视力受影响;另外有黄斑出血、环形渗出等。患者自觉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
总的来说,在新生血管形成以前为单纯型即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有新生血管形成则是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者通过正确的治疗,病变是可逆转的;而后者的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只能通过治疗延缓其发展。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男性,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发暗、甚至有黑点存在。检查眼底黄斑区水肿,中央凹反射不见,可有黄白点状渗出。一般患病后3~6个月,水肿吸收,视力可恢复正常,但如果没有治疗,经常反复发作,最终可产生永久性的视力下降。
过去的传统治疗办法是先观察3个月左右,如症状没有好转,或者有的患者对视力的要求较高,治疗的欲望比较迫切,眼底荧光造影证实,其渗漏点不在黄斑中央或临近,可考虑激光封凝。但如果渗漏点靠近黄斑中央或渗漏点多且弥散,则建议行:光动力疗法(PDT)。一般来说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缺点就是比较贵。中浆没有特效口服药物治疗。
以下是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图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