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利用本??在《大众摄影》工作的便利性,在徕卡最新的全画幅旁轴数码相机M10发布前一周左右拿到这台相机,与之朝夕相处。
现在,保密期已过,终于可以与你分享有关这 特的德系相机的点点滴滴了。
如果你没那么多时间读下面的评测,那么我可以直接告诉你M10最大的特点:
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么下面的详细内容,一定会让你打开眼界。
No.1没有一颗螺丝
极难见到的机身设计
这几年里有一个词汇非常流行,那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体现在哪儿呢?当然不是某些国产手机厂商的PPT里,而是实打实的产品设计上。
在本??看来,徕卡相机的做工就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
我们举个栗子:
请拿起手边任意一台日系相机,看看它的底部,一定会有一些螺丝,有点相机甚至会同时出现不同规格的螺丝,有的甚至出现在底部以外。
即使是以做工设计闻名的富士相机,也不能幸免:
“但从这台徕卡相机的四个面看过去,你却找不到一个螺丝。
徕卡M10四面官方图片
但徕卡毕竟不是用中国的榫卯结构做的,不可能没有螺丝,那么螺丝去哪儿了呢?
答案就是,底盖的下方,对,徕卡相机的底盖是可以拆下来的:
拆下底盖后,你就能看到红圈所标出的3颗螺丝了。
顺便一提,可拆下的底盖,也是徕卡M系列相机源自胶片时代的特色。更换存储卡、电池,都需要拆下底盖。看似繁琐,其实也有好处,就是经过防尘防滴处理,这种处理要比有接缝和螺丝的日系相机更容易。顺便,拆下底盖后,相机会有提示,并终止拍摄。
“这样设计很难吗?不难。
有很大的功用吗?没有。
但是,这能让相机更美。
这就是工匠精神。
No.2徕卡谁啊
相机小型化、摄影普及化的起点
虽然我觉得看这个订阅号的人多少都听说过徕卡这个牌子,但我也觉得如今这个时代,知道和用过徕卡相机的人还是少数(哎哎,那边用华为P9的,把你手机放下),所以还是先念叨念叨徕卡M系列相机的小史吧。
记得本??在盘点去年适合拍照的手机
时,把最佳营销奖给了华为P9,原因就是华为与徕卡的合作,让自己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
Leica这个金字招牌可不得了,因为这是第一台相机的制造厂商,神马佳能、尼康,在徕卡面前都要尊称一声:爸爸,你吃了么?
Ur-Leica原型机
世界上第一台胶片相机
这台相机当然不好用。但是后来,来推出了M系列旁轴相机,特别是经典的M3,卡口式设计领先时代,M卡口也取代螺纹接口也一直沿用至今。
是不是与今天的主角颇有几分相似呢?
实际上你可以比较下,相隔半个多世纪,它们依然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取景器下方的那个拨杆。和整个机顶的设计。徕卡相机的问世,代表了人们对于小型相机的巨大需求,也宣告了摄影普及化大潮的开始。
当然,在这里篇幅所限,就不多说了,让我们回到徕卡M10这台最新型的M系列相机上。
No.3前车之鉴
大M的非议与M10的改变
说徕卡M10,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辈,俗称大M的徕卡Mtyp,也就是本??自己平时使用的这台徕卡相机。
这里出来嘚瑟的就是本??啦
大M也是0万像素,也有实时取景,甚至还能拍摄p视频,也很漂亮。
但是,它的推出引来了徕卡粉丝的不满。
原因恰恰是:
为什么一台纯粹而文艺的摄影工具,要加上视频功能?
或许,徕卡听了太多这方面的反馈,才去掉了M10上的视频功能,尽管对现在的CMOS和处理器来说,处理p视频,甚至处理4K视频都不在话下。
当然,其实视频的锅不应该由徕卡Mtyp来背,实际上本??倒是觉得有视频很好,比较徕卡的成像风格极为独特,拍视频也别具风味,虽然真的很少用到吧。
No.4轻/薄/快
M10的目标是胶片相机
反正徕卡M10就这样去掉了视频功能,基本上也加不回来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朝前看,看看除了这个功能,M10比Mtyp还有哪些改进。
这里主要讲机身设计上的。
首先,是机身厚度和重量。简单的说,就是轻了20g,薄了4mm。
其实20g你是很难感受到的,M10依旧是一台拿在手里沉淀的,尤其让女生感到沉重的相机。
但薄了4mm,却能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拍摄时的手感上。
左侧黑色的是M10,右侧银色的是我的Mtyp。
据用惯徕卡M6的本??的同事说:
“拿着M10时的确有用胶片相机的感觉,虽然还是要更厚,但是已经能明显感到比大M薄了。
除了轻薄,徕卡M10最大的改进,就是机身肩部新增的ISO拨盘。
左侧黑色的是M10,右侧银色的是我的Mtyp。
在大M上,ISO是要进到菜单里面设置的,说实话很麻烦,所以通常我都是设成自动ISO。
现在,有了这个ISO拨盘,理论上我可以更自由的随拍摄情况而改变ISO数值了。
对,是理论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拨盘要拔出来才能转动。
请注意我的措辞,我说是拔出来,而不是拉出来。意味着这个动作至少需要两根手指捏住这个小小的转盘,使劲向上才能完成。
看视频就知道:
虽然拔出来后的红圈很好看,但不得不说在这个设计上,徕卡的工匠精神反而帮了倒忙……
也别太失望,徕卡M10还有很多好东西值得说,比如从6个简化到3个的机背按键。
左侧黑色的是M10,右侧银色的是我的Mtyp。
这让操控的效率提升了一个等级。
但你可能会奇怪,
LV=实时取景
PLAY=回放拍摄的照片
MENU=进入菜单
那我想删除照片咋办?答案是回放时点击MENU按键,嗯,其实习惯了也觉得OK啦~
这里还有一个隐蔽的改进,就是更加突出的指柄(右手拇指拨轮处的弧形凸起)。
看着不明显,实际握持你就会发现,舒服了很多。
我觉得第三方指柄可以不买了。
当然,其实对于相机变快了这一点,还有菜单逻辑优化、处理器性能提升、相机内存从1GB变成2GB等等工作。
总之,反映到我一周以来的拍摄中,就是比使用大M时更为顺手了,因为存储照片而等待的时间也更少了。
哦,对了,现在M10支持最高2TB的SDXC存储卡了,我终于可以把我的GBSDXC卡用在徕卡上了。
No.5加法减法
Wi-Fi与视频,熊掌与鱼。
之前提到了一点,就是徕卡在M10上减去了视频拍摄的功能,这不免算是个小遗憾。
但是,徕卡也并非排斥新技术,这不,M10成为了M系列中第一台内置Wi-Fi的相机,你可以通过苹果的移动设备来遥控它进行拍照,还可以在iPhone/iPad上浏览和传输照片。
关于这一点,由于相应的App大陆还未上架,我暂时无法做过多尝试。只能给你们看下Wi-Fi的菜单解解渴啦:
No.6德味儿
能拯救雾霾中的北京吗?
好了,说了那么多了。是不是该看看徕卡拍的照片了?说好的德味儿呢?
“不过,这里我要先打个预防针,当徕卡M10寄到我这时,刚好赶上北京好天气的尾巴、雾霾天的开始,画面色彩和对比并不足够,你懂的……
我们先来看一组没经过色彩处理,仅做压缩处理(第3张做了剪裁)的。
再看一张稍微调色的:
时间关系,今天下午我要去拍的一个人物选题,赶不上这条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