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31日-8月2日期间,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眼科学校(RANZCO)、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视网膜专家学会(ANZSRS)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大会(APVRS)在悉尼的希尔顿酒店举办。年APVRS为来自全球的眼科医师和视网膜专家带来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潜能,分享玻璃体视网膜领域的最新概念、技术和治疗。会议期间,《国际眼科时讯》医院集团的唐仕波教授,就眼底病领域的最新研究及如何推动我国的眼底病领域研究发展为我们做了精彩解答。
非VEGF因素对PCV发病的影响
现在对于湿性AMD的研究比较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而PCV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很多研究表明VEGF对PCV而言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发现很多其他因素,特别是炎症因子、免疫反应,在PCV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要。无论是基础研究、动物实验,亦或是临床观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临床角度来讲,单纯抗VEGF的治疗对很多PCV的患者来说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而联合抗炎治疗后会有更好的结果。PCV的发生发展有很多非VEGF的因素,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些方面如基因的调控问题、局部压力提升问题、年龄相关的局部缺氧问题,这些都是在PCV发展过程中非VEGF的因素。
PCV的OCT图像特征
现在PCV的诊断金标准仍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造影剂的缺乏等等,很多地方不能使用。现代OCT的发展,特别是频域相关OCT,在PCV诊断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借此看到色素上皮的脱离、双线征、拇指样病变体征、脉络膜厚度的改变等等,都能够提供直接或间接证据来帮助我们诊断PCV,所以在临床上有80%-90%的PCV可以通过OCT来诊断。如果有ICGA,会得到更准确的诊断。
AMD的研究进展
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者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而这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理方面,包括VEGF因素和非VEGF因素、补体因素、氧化和过氧化因素、PDGF等等,都是国内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所以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包括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对视网膜血管的易感性。在临床方面,国际上 这次APVRS会议组织非常好,无论它的主题设计,还是会议的流程,都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感受。会议对VEGF缓释装置,AMD的新进展,如新的因子、新的发病机理方面都有提及。在临床手术方面,眼底外科手术、对黄斑疾病的牵拉手术、小儿眼科手术、神经眼科、外伤手术都有涉及。APVRS的成立时间尽管不是很长,但是在推动亚太地区眼底病的临床和基础的发展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