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检查 > 5月高发病虫来袭,提醒大家抓紧预防

5月高发病虫来袭,提醒大家抓紧预防

发布时间:2018-5-29 18:44:28   点击数:

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进入5月,各类蔬菜生长逐渐旺盛,如棚栽的番茄、茄子、黄瓜进入开花、结果盛季;露地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进入生长旺盛期;果树也开始进入幼果期,大多都进入了重要管理时期。

此期渐入夏季,气温升高,雨水慢慢增多,温湿度增大,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5月份,要着重预防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

菜田

1.霜霉病

主要危害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甘蓝、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

霜霉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

叶片经常会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扩大成多角形病斑,叶片背部在湿度较大时会出现霉层,不同作物,霉层颜色略有不同。

如瓜类叶片背面长出黑色霉层。

▲黄瓜霜霉病

▲甜瓜霜霉病

叶菜类蔬菜往往叶片背部会出现白色霉层。

▲白菜霜霉病

▲上海青霜霉病

药剂防治:

烯酰吗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霜脲·锰锌、烯酰·锰锌、唑醚·代森联、霜霉威、丙森锌、枯草芽孢杆菌等。

2.病毒病

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类蔬菜。

主要有4种表现症状:

花叶型:

叶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翠绿现象,叶片皱缩,黄绿相间,病情严重的叶片皱起,生长缓慢。

畸形型:

叶片局部细胞变形,卷曲、厥叶、黄化等现象。

黄化型:

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坏死型:

导致细胞或组织死亡,变成枯黄至褐色,有时出现凹陷。

在叶片上常呈现坏死斑,坏死环和脉坏死。

药剂防治:

病毒病由蚜虫、粉虱传播,防病毒时再喷一些杀虫剂。

可选琥铜·吗啉胍、吗胍·乙酸铜、盐酸吗啉胍、烯·羟·吗啉胍、氨基寡糖素、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吡蚜酮等。

3.早疫病

尤其注意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能侵害叶、茎和果实。

叶片

初期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小斑点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环。

有时几个病斑可连成一个大斑。

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霉状物。

茎杆

感病多数在分杈处,灰褐色椭圆形病斑,稍凹陷,也有同心轮纹,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

果实

病斑多发生在花萼附近和有裂缝的地方,黑褐色稍凹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部变硬,长有黑色霉层,病果常提早脱落。

药剂防治:

嘧菌酯、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唑醚·代森联

4.菜青虫

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喜食甘蓝和花椰菜。

主要以1~2龄幼虫为害,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薄而透明的表皮。

3龄以上幼虫食量明显增加,常把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包心。

药剂防治:

一般在卵高峰后1周左右,即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幼虫前用药,连续使用2-3次。

可以选用以下药剂:菊酯类(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

5.小菜蛾

主要危害大白菜、萝卜、包心菜等,其次是青菜、小白菜等。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

2龄后便隐藏在叶背危害,造成菜叶缺刻。

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

药剂防治:

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用药,注意每年只能使用1-3次,不能频繁使用,防止产生抗性另外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选用溴虫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氟虫苯甲酰胺等药剂。

6.美洲斑潜蝇

主要是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

药剂防治:

幼虫发生盛期选灭蝇胺、阿维·灭蝇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氯氰菊酯对水喷雾。

要连续防治,视虫情5—7天1次

7.蚜虫

蔬菜蚜虫有多种,包括萝卜蚜、甘蓝蚜、烟蚜、桃蚜、瓜蚜、豆蚜等。

常密集为害,造成受害蔬菜严重失去水分和营养,形成叶面皱缩、发黄,此外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引起病毒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黄板诱蚜

有翅蚜一见到黄色纸板,便纷纷降落其上,机油黄板诱满蚜后要及时更换,药物黄板使蚜虫触药即死。

(2)洗衣粉防治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蚜虫等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所以,可每亩蔬菜可用洗衣粉~倍溶液60~80千克灭蚜。

(3)化学药剂防治:苦参碱、吡虫啉、吡蚜酮等。

8.红蜘蛛

红蜘蛛也叫叶螨。

主要以成、若螨群集在叶背、花、果上刺吸汁液并吐丝结网。

危害初期,沿叶脉出现黄白色似叶尖大小的斑点,迅速发展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色斑,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或破坏,植株严重失水,叶片褪绿变黄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一般先危害中下部叶片,再向上蔓延。

化学防治:

红蜘蛛发生危害初期至若螨始盛期是防治的最佳时间,使用杀螨剂2—3次,防治间隔期5—7天。

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菊马、阿维?联苯菊酯、浏阳霉素、双甲脒等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苹果

1.斑点落叶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会危害幼果。

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后逐渐扩大变成红褐色,病部中央常具有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

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两面均会长出黑色霉层。

2.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开始是褐色小点,然后发展成3种类型的病斑。

同心轮纹型

针芒型

混合型

3.全爪螨

主要以成螨在叶片上进行危害,叶片受害后开始呈失绿小斑点,逐渐全叶失绿,严重时叶片黄绿脆硬,全树叶片苍白或灰白。

4.苹小卷叶蛾

主要是取食芽、花蕾、叶片和果实。

小幼虫常将嫩叶边缘卷曲,然后吐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将叶片咬食成孔洞或缺刻,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洼。

5.苹果绵蚜

成虫、若虫群集于背光的树干伤疤、剪锯口、裂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果柄、梗洼和萼洼等处,主要为害枝干和根部,吸取汁液。

被害部膨大成瘤,常因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的输导,严重时树体逐渐枯死。

幼苗受害,可使全枝死亡。

药剂防治:

防治落叶病、褐斑病均可喷施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螨类危害可用噻螨酮、三氯杀螨醇等药剂防治。

苹果绵蚜可用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氟虫脲、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苹小卷叶蛾可选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杀虫环、高效氯氟氰菊酯、虫酰肼等药剂。

梨树

1.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

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

天气潮湿时,其上会溢出淡黄色的粘液,叶片背面稍隆起,正面稍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黄色的毛状物。

药剂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选克菌丹、三唑酮、烯唑醇、代森锌+氟硅唑、粉唑醇、丙环唑等药剂。

2.白粉病

发病初期,先在发病部位形成不规则白色或淡灰白色霉状小点,后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白色粉斑,边缘不清晰,严重时病斑相连,覆盖叶片表面,甚至扩及整叶。

致使叶片皱缩、变小、畸形,嫩梢扭曲、花芽不开放。

防治方法:

(1)冬季剪除病梢,清扫病菌残体,减少病源;控制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树长势;注意果园排水,降低湿度。

(2)花前及花后各防治一次,可选择以下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喷雾防治。

3.黑斑病

主要危害果实、叶和新梢。

病叶上开始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斑点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型,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

温度潮湿时,会有黑霉出现。

药剂防治:

休眠期可喷五氯酚钠和5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混合液。

生长期间从4月中旬到6月中旬都要注意喷药保护,特别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幼果最易得病的时期,一定要做到雨后立即抢喷。

间隔天数要短或加用展着剂,以延长药效。

4.梨木虱

成虫、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

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这些粘液可将相邻两张叶片粘合在一起,若虫则隐藏在中间为害,并可诱发煤烟病等。

当有若虫大量发生时,若虫大部分钻到蚜唱害的卷叶内为害,为害严重时,全叶变成褐色,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

(1)冬季刮粗皮,扫落叶,消灭越冬虫源。

(2)在第一代若虫发生期(约谢花3/4时),第二代卵孵化盛期(5月中旬前后)可选用的药剂有:吡虫啉,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5.梨茎蜂

成虫和幼虫为害嫩梢和二年生枝条。

卵孵化后幼虫由断梢部向下蛀食,直至二年生枝条。被害枝不久枯死,成黑色枯桩,影响抽梢和树形。

防治方法:

(1)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枯枝,或用铁丝插入被害的二年生枝内刺死幼虫或蛹,减少越冬虫源。

(2)早春梨树抽梢时,利用成虫的群栖习性和停息在树冠下部新梢叶背的习性,于早晚或阴天捕捉成虫。

(3)3、4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常用药有晶体敌百虫或马拉硫磷。最好于中午前后喷,两天内喷完。

桃树

1.桃缩叶病

一般在4月上旬展叶后开始发病,5月为发病盛期。

新梢受害:

呈灰绿色或黄色,比正常的枝条短而粗,其上病叶丛生,受害严重的枝条会枯死。

花和幼果受害:

果实畸形,易脱落。

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

药剂防治:

在桃树生长季节的3~6月份,即展叶后至高温干旱天气到来之前。

选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与代森严锰锌、井冈霉素交替使用。特别在雨后最好喷药防治。

2.流胶病

主干和主枝受害,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坚硬胶块。

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枝干干枯或全部枯死。

叶片变黄,变小。

防治方法:

冬春:树干涂白,防治冻害和日灼。

春季:对主干上的萌芽要及时掰除,防止修剪时造成伤口引起流胶。

冬剪后,对于大的伤口要及时涂抹杀菌剂。

3.二斑叶螨

幼螨、若螨、成螨群集在寄主叶背面取食。

受害叶片初期叶脉两侧出现许多细小失绿斑点,随为害程度加深,叶片失绿严重,呈现灰色状并变脆变硬,引起落叶,严重影响树势。

药剂防治:

阿维菌素·哒螨灵、杀螨特、四螨嗪等。

4.桃蚜

主要危害叶片。

会使叶片扭卷成螺旋状,引起落叶,新梢不能生长,影响花芽形成,削弱树势。

药剂防治:

早春桃芽萌发,越冬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是防治的重点时期。

可选用的药剂:啶虫脒·高效氟氯氰菊酯、抗蚜威、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葡萄

1.黑痘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叶柄和果实。

叶面出现红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斑中部凹陷,呈灰白色,边缘呈暗紫色,后期常干裂穿孔。

果柄、新梢、叶柄发病会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凹陷开裂,呈灰黑色。

防治药剂:

花前喷施丙森锌、百菌清、代森锌、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花后发病初期选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代森锰锌·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

发病中期选氟硅唑、咪鲜胺、噻菌灵、苯醚甲环唑、烯唑醇、腐霉利等药剂。

2.白粉病

葡萄展叶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或褪绿小斑,病斑渐扩大,表面长出粉白色霉斑,严重的遍及全叶,至叶片卷缩或干枯。

果实染病出现黑色芒状花纹,上覆一层白粉,病部表皮变为紫褐色至灰黑色,造成果实变硬、开裂、脱落。

防治药剂:

一般用三唑类治疗,预防以嘧菌酯较佳,也可以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乙醚酚,嘧啶核苷酸治疗。

3.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成熟的果实。有时候也会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

药剂防治:

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嘧霉胺、腐霉利、嘧菌环胺、咪鲜胺、异菌脲等防治。

4.瘿螨

主要危害叶片,发生严重的时候也会危害葡萄枝干的嫩梢、卷须、幼果等部位。

成螨、若螨在叶背刺吸汁液,受害后叶片背面出现白色茸毛,逐渐扩大,后变成锈褐色。叶片正面呈泡状凸起。

防治药剂:

溴螨酯、四螨嗪、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哒螨灵、三唑锡、杀螨特等药剂。

5.蓟马

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

叶片受害因叶绿绿素被破坏,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

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

药剂防治:

幼虫期可喷施氰戊菊酯和甲维盐,或啶虫脒等药。根据危害情况适当用药2~3次,每次用药间隔7-10天。

6.绿盲蝽

受害的叶片呈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

随着叶片生长,被害部位出现不规则洞,并发生皱褶。

药剂防治:

发芽前可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包括地面杂草都要喷到,消灭越冬虫卵。

发芽至新梢展叶期,选择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也可用其复配产品喷施,间隔7~10天再喷1次,危害严重的果园连喷3次,可有效降低绿盲蝽的数量。

蔬菜种植交流学习请加小编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农极客植保图谱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jc/277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