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黄斑病?黄斑病是一种关于眼睛的视觉性眼科疾病。黄斑区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还有一种就是近期在国际广受讨论的高能量「蓝光」,会导致视网膜黄斑部病变,对眼睛视网膜有更大的杀伤力,而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常常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
蓝光是自然界中一直存在的光,也是太阳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白光中也必然存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处处都是有蓝光,光源的蓝光波长是可见光波长的的一个波段范围,波长在-nm之间。对于光源的色温来说,随着蓝光波长的增加,色温也会得到提升;而对于显色性,在光源中适当加入蓝光波长也会起到提升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蓝光对于人眼的危害效应是不同的,纳米至纳米之间的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效应最大,该效应随着波长的增加或递减而逐渐减少,而LED灯具光源中,由于大多数光源发出的白光是通过蓝光LED芯片加上黄色荧光粉混合而成,光谱能量的峰值正好处于蓝光危害波段。这是因为LED灯具要发出白光,需要先发出蓝光,然后激发荧光粉,发出黄光,交叉而成白光,色温是由这两个波的高低不同而形成,如果是冷色、很白的光,蓝光成分就多一些,黄光少一些,这就是高色温,否则就是低色温,当人们发现高色温的LED光在蓝光这里有一个很高的峰值,刚好与蓝光危害峰值吻合,所以就认为高色温的LED在蓝光危害方面有风险,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而我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常用的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3C产品都是基于这样的LED技术生成的。
因此蓝光危害(BLH)定义为由于高能量的短波长可见光对于视网膜可能造成的伤害。在非常高的强度时,蓝光(主要是短波长-纳米)通过光生物化学反应能够造成感光色素的破坏,蓝光伤害效应曲线如图:
蓝光将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年《AmericaAcademyofOphthalmology》指出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本身的晶状体会逐渐偏黄,这有助于过滤蓝光。然而白内障手术后,病人失去了这些天然屏障,蓝光将直达视网膜,进而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严重影响眼底健康.
人类眼球的寿命是50年左右,从40岁开始水晶体开始变黄,能够自动阻挡蓝光,所以40岁以后水晶体患白内障的情况比较多。相反,年轻人的水晶体清澈,阻挡蓝光的能力差,有可能受到蓝光的严重影响。
蓝光对孩子的伤害大于成年人。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晶状体还没发育完善,眼睛晶体屏蔽弱,蓝光透过率高,且眼底感光细胞更为脆弱,0-2岁以下,透过率70-80%,2-10岁,透过率60-70%,因此作为家长的更要注意避免蓝光对孩子黄斑区的伤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