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书
主编:刘超
副主编:狄红杰段宇楼青青
-第17期-
哪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激光治疗?
点击收听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今天的电台
激光应用于眼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7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眼科。自从70年代后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S)研究的结果发表后,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便成为标准治疗方法,并大大减少了高危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损失。
适时的激光光凝治疗使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严重视力丧失的危险减少50%以上,有效降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使视网膜病变致盲危险性下降90%。
目前,激光光凝治疗仍然是治疗视网膜病变、减轻黄斑水肿及防止糖尿病致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激光治疗可阻止视网膜病变进展,但难以改善视力,因此激光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把握治疗时机,只有对视网膜病变进行早期诊断与规范的激光治疗,才能达到有效阻止视网膜病变加重并降低其致盲风险。
激光治疗分为两种,即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局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
激光治疗优点主要体现在能阻止或延缓视网膜病变向增殖期转变。因此,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
对于尚处于轻、中度非增殖期患者,建议给予临床随访,密切观察眼底视网膜病变进展,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摒弃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不推荐激光治疗。
对于重度非增殖期患者,首先推荐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
增殖期患者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佳,通常建议光凝治疗,但光凝不能完全阻止其发展,只能降低严重丧失视力的比例。另外,对于合并高危临床特征的增殖期患者若存在玻璃体浑浊等光导系统异常,首先考虑玻璃体摘除术,可根据是否存在黄斑水肿而确定是否联合光凝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时机把握同时又受到血糖、血压及肾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医生应在准确判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的基础上,综合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恰当把握最佳的激光治疗时机。
温馨提示
点击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