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检查 > 周行涛教授高度近视,不可忽视的ldqu

周行涛教授高度近视,不可忽视的ldqu

发布时间:2021-8-16 14:52:34   点击数:

日前,复旦大医院联合人民网·人民健康和康弘药业集团共同启动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调研暨近视防控科普公益健康跑活动。活动发起方之一的复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在近日接受了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高度近视患者将达到万,这部分人是眼盲的高危人群,而高度近视人群中有不少人对“可防可控可治”了解甚少,有些甚至等眼盲风险逼近了才选择治疗!

什么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离病理性近视和眼盲有多远

什么是高度近视?周行涛教授说,医学上,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00D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轴不断被拉长,视网膜和脉络膜可发生变薄等异常。眼底出现病理性改变即病理性近视,容易出现眼底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且预后不容乐观,严重的病理性近视还会导致失明,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不是所有的高度近视都会进展成病理性近视,但高度近视却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显著因素,且目前病理性近视是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加之有些高度近视度数达到-18.00D以上,基本看不清远处物体,与眼盲几乎无异。

被人忽略的“可预防的盲”

不同年龄段都有安全有效的诊疗办法

据统计,我国近视人口已达7亿,基本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近视,而高度近视的群体也将达到万人。近视人口的增多,让人们对于近视不再陌生,很多人也不把近视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而高度近视人群更是因为对其危害认知不足,仅将其认为是一种度数较高的近视,直到眼底出现明显病变导致视力缺失甚至是失明后,才想到就医。

“无论是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都可导致视觉受损,虽然程度不同,它们对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影响。”周行涛教授呼吁社会应该把近视作为可防可控可治的典型疾病,从生活方式到慢病管理,实实在在抓好防治,尤其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并发症,可理解为“可预防的盲”,提高对这种疾病的重视程度,减少致盲比率。

在提高对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认知之余,周行涛教授也科普道,当前对于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防、控、治的能力已得到提升,眼科技术发展很快,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都有安全有效的诊疗措施。

儿童、青少年

针对儿童、青少年,医生更多会采用防控的手段。高度近视大部分有遗传因素,如家族史有高度近视的,家长务必在孩子3-6岁就进行验光等检测,甚至在3岁之前也可以验光和检测眼底。“越早越好,如果确诊高度近视,我们重点是进行防控,用专业的药物、器械和光学干预,能有效控制病程,降低相关眼部并发症发生率。”

周行涛教授强调,个性化干预,是区别于一般在网上搜索到的,饮食、用眼、生活习惯上的注意点之外,要根据不同患者和病情程度,给与相适应的防控办法。

青壮年

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的高度近视,包括青壮年期高度近视患者,周行涛建议采取防治结合的办法,主要是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适合手术条件的也可采取激光手术如SMILE全飞秒手术、晶体手术如ICL手术等手段,同时定期检测周边视网膜的变性或裂孔等,减少病变几率。

“激光手术目前已经相当安全和成熟,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而对于近视度数超过-10.00D,角膜不够厚的患者,我们则可以采用晶体ICL手术的方式,该技术安全程度很高,预测性也很好。”周行涛教授介绍道,术后视力一般能恢复到1.0左右,摆脱眼镜的困扰。

中老年

而针对中老年患者高度近视,主要是积极干预,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为主。这个年龄段患者的眼疾特点:

一、眼底情况不好,中老年人患眼底异常概率增加;

二、近视度数本来就高;

三、因为白内障的影响,光线无法进到眼睛。

年龄大的患者,往往认为人老了视力减退是正常的,眼盲是正常的。“我之前在上海做科普,很多70多岁的老年人在收看了节目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高度近视白内障的眼睛是完全可以治的。”周行涛教授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78岁的老人,两眼度数在-20.00D左右,白内障已多年,基本和眼盲差不多,老人误以为既然度数高且眼底不好,那么白内障手术也不会有好效果。事实上,该老人在进行了治疗之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得到了治疗,两眼度数也降到了-3.00D,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高度近视患者每半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保持好半年至少做一次检验的习惯,这样能随时侦测眼底病变的情况。”周行涛教授介绍,一般的眼科都配有裂隙灯和眼底镜,做基础的眼底检查很方便。而对于普通近视患者,周行涛建议要避免高强度、高频近距离用眼行为,特别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普通近视的患者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注意休息、平衡饮食、合理营养,要经常注意视力变化,如果眼部出现异常现象,请一定及时就医。

.科普:不想孩子成为近视眼,就该这么做!!!

.视力发育“黄金期”,千万警惕孩子视力下降!!!

.专家科普:如何判断孩子是真的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何尽早发现孩子近视?防控近视,我们该怎么做?

温馨小提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jc/983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