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贵州首家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在医院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建立标准化的眼底病规范诊疗流程,实现“检查完整化,治疗标准化,随访规范化”,提升常见眼底病的诊疗和服务能力。
眼底疾病,又称为眼癌,随着中国老龄化,三高人群增多,眼底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统计,中国有近多万的眼底病患者看,其中万人出现视力损伤时需要及时进行标准化诊断和治疗。据估算,年我国将有4.48万名眼科医生,但专业眼底病医生不到名。
“光明中心”项目以打造中国创新性的眼底病诊疗管理模式和中心网络为目标,建立标准化眼底病规范诊疗流程,建立可行的眼底病慢病管理模式,医院科研体系搭建,提升科研水平。同时,搭建完善的患者关爱和随访系统平台,建立规范的患者随访标准,并配置专业的患者随访团队,提升患者体验和依从性。
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鲜介绍,眼底疾病主要是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致盲性的眼病。这种慢性疾病的管理比较复杂,“光明中心”建立后,可以形成一套新的系统,它可以主动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吃药时间等,让病人可以体验系统性的诊疗服务。”
此外,“光明中心”还为医生、技师、护士提供了专业的云课堂体系。针对医生开展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医患沟通技巧培训等。针对技师提供OCT、眼底相机等设备操作技术等培训。护士方面,可以通过平台增加对眼底疾病的认知,提升患者教育管理意识。
“就目前老龄化发展趋势,眼底疾病的患者是比较多的。根据统计,50岁以上老年人眼底病发病率高达15%。去年眼科门诊量约达8万人次,手术量7万多。”王鲜表示,此次“光明中心”的成立,医院眼底病医生的诊治能力,提升眼底病等慢性眼病的规范管理水平,惠及贵州全省地区广大慢性眼病患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大炜
编辑陈茜茜
编审刘丹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