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次实验,蒸发上百亿市值,带走10亿净利润……
张雪
短短两个月,公司净利润蒸发10亿;一个月内,股价接近腰斩。康弘药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切或许都与公司明星单品康柏西普的海外实验夭折有关,一系列多米诺反应正因它而起。
4月26日,康弘药业公告下修业绩,将此前2月26日晚披露的年业绩快报中的归属净利润8.39亿元修正为亏损2.7亿元。
公司称变动原因是旗下产品康柏西普终止全球三期临床实验以及一项专利技术转让及使用费诉讼案件。
康弘药业属于细分赛道里的龙头公司,眼底抗VEGF药物市场份额长期稳居第一,近两年虽一度被打破但又很快追回。为了突破增长的“天花板”,康弘药业决定远征国际市场,海外市场容量比国内更具吸引力。
然而,事与愿违。
3月29日,康弘药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关于“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剂量范围实验,评估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实验项目(下称“PANDA实验”)中实验二(KHB-)在法国暂停的通知。
4月9日,康弘药业公告称,PANDA实验科学指导委员会认为PANDA实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建议康弘药业停止PANDA实验;康弘药业决定尊重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评估及建议,停止全球PANDA实验。
接连两份公告意味着,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进军海外、全球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康柏西普是公司历时10年、投入10亿元研制的国家一类新药,用于填补国内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空白。在康弘药业的多次公告中,康柏西普的三期临床实验已经于年9月完成所有受试者的36周核心治疗期,正在进行安全性观察、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康弘药业4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年12月4日,康柏西普国际Ⅲ期临床实验已经累计投入13.11亿元,主要用于支付CRO公司费用及公司临床运营人员招聘、顾问费、样品生产、化学研究等费用。
此外,公司还曾计划定增募集资金34.72亿元,其中26亿元主要用于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国际III期临床实验及注册上市项目。
此外,此次下修业绩的原因还涉及一场官司,即康弘药业与荣昌生物董事长房健民之间的专利技术转让及使用费诉讼案件。
事实上,仍是康柏西普扮演了引发这场纠纷的导火索。
年3月,房健民和WelchInstitrteInc起诉康弘药业,要求支付年到年康柏西普的销售提成分红款及逾期利息,因为房健民认为康弘药业并未对自己在康柏西普的研发中的贡献给予应有的回报。
一直以来,康弘药业和信达生物的对外口径均称俞德超为康柏西普的共同发明人和主导开发人,对于房健民的贡献只字未提。康弘药业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未曾提及房健民。
官司的了结,从侧面证实了房健民对康柏西普的早期研发贡献。4月15日,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终于在康柏西普海外临床失败后达成和解,康弘药业认赔2.8亿元。
公司停止临床实验的公告令投资人始料未及,本来最具备想象力空间的产品突然“熄火”,甚至还陷入了官司纠纷,投资者给出了最直接的反馈。
近一个月,康弘药业股价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超过亿元。
不过,康弘药业近两日股价并未出现跌停。在股吧中,甚至有不少投资者相信,“利空出尽就是利好”,而选择加码补仓。
那么,接下值得关心的,恐怕是康柏西普在国内的市场表现是否会受到相关影响?
在这次海外实验中,高达68个实验中心,有一半以上的受试者视力在注射后较基线变化等于甚至低于零,也就是说治疗后未表现出疗效。而康柏西普目前在国内已经获批三项适应症,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额超过40亿元,年销售额达11.55亿元,业务营收占比35.47%,是康弘药业重要的营收来源以及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未来这部分收入是否会萎缩?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或可以参考百奥泰的先例。百奥泰-U在今年一季度被叫停3项临床实验,其中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BAT已经进入3期临床阶段。三项临床实验共计投入约3.5亿元。公司的股价目前在24元左右,距离其发行价已经下调25%。
不过,在4月11日的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中,康弘药业表达了公司自身对这一状况的预测。
康弘药业称,“由于少数幸灾乐祸的人通过自媒体等各种形式,对PANDA实验主观臆断、别有用心的片面解读和误导,让部分不明真相的医务工作者产生了一些担心,所以国内市场终端注射数在短期内出现波动是可能的。”但是,“不久的将来,康柏西普的临床应用就会重回正轨,我们对此坚信不疑。”“公司对于恢复和扩大康柏西普国内市场已经有缜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