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预防 > 全程干货LCD屏蓝光一定高实测发现事

全程干货LCD屏蓝光一定高实测发现事

发布时间:2024/8/6 13:35:04   点击数:

上期给大家讲了频闪的危害:「全程干货」OLED屏真的很伤眼?实测告诉你真相,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当时没说蓝光的危害,而今天就来给大家专门说说蓝光的危害以及测试方法。

什么是蓝光

首先要知道,蓝光并不都是有害的,危害最大的是波长到nm以内的蓝光。

而到纳米之间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

而且短波蓝光也不是一定会对人眼产生伤害,这与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有关,当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并且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才有可能对视网膜产生损害。

而短波蓝光是指波长处于nm-nm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该波长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睛健康。

不过虽说很多设备都有蓝光,但大多数人接触到的有害蓝光主要来源还是手机和电脑。

上期小7说LCD屏的蓝光要远大于OLED,主要是因为如今LCD屏是背光板发光。由于背光需要白光的效果,所以一般都是用蓝色LED混合黄色荧光粉来形成白光。

由于蓝色LED是一个主体硬件,因此这种白光中的蓝色光谱就拥有一个波峰,从而形成了有害蓝光(OLED屏虽说蓝光少很多,但频闪问题也让人头疼)。

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蓝光对于人眼的危害效应是不同的,纳米至纳米之间的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效应最大,危害随着波长的增加或递减而逐渐减小。

也前面也说到了,有害蓝光是-nm,实际上在这个范围内,不同波长对视网膜的危害也不同。

(魅族18X最高亮度光谱图)

而为了让大家最直观的了解短波蓝光的危害,因此小7以后的评测都是测试nm这一波长(因为这是对人眼伤害最大的波长,下面会讲评判标准)。

蓝光的危害

(蓝光的危害,来自百度百科)

目前已知短波蓝光的危害:

1.会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2.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晶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晶状体,而对眼睛娇嫩的儿童和婴幼儿来说,他们的晶状体更加清澈,无法对蓝光进行过滤,而孩子又有追光的天性,受到长期大量蓝光照射,可能导致幼儿视网膜出现光毒性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视网膜的裂孔,以至于失明(很少会严重到这种程度)。

3.由于短波蓝光的聚焦点不是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长期面对短波蓝光,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而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复视、阅读时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

4.蓝光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这是影响睡眠的一种重要激素,可以促进睡眠、调节时差。

所以很多人(包括小7自己)都有过类似经历,比如晚上玩手机后不容易睡着、长期玩手机后视力下降、容易出现复视等情况。

短波蓝光评判标准

然后来看看评判标准,上图是衡量灯具对视网膜蓝光伤害的国家标准。不同波长蓝光的伤害都做了权重。可以看到,nm和nm的危害是相同的、也都是最大的(所以测试这一波长比较合适)。

(家用白炽灯nm的光谱能量是1左右)

那么什么数值才算安全呢?这里可以拿太阳和护眼台灯来当参考,太阳在nit亮度下nm波长下对应的光谱(uW/cm/nm)是0.5左右、台灯大概是0.2左右。

(魅族18X高亮度下光谱能量为0.)

所以如果想要对眼睛伤害不那么大,nm波长蓝光的光谱至少要低于0.5,而低于0.2就算比较优秀了(虽说理论是越低越好,但蓝光是组成白色的一部分,所以也不能完全没有,只要在范围内就行了)。

PS:关于安全范围,业内其实没有一个固定标准,最好是低于0.2。太阳光虽说是0.5,但很少有人会一直直视太阳光,所以套用在手机上有点牵强了,所以用台灯的比较合适(因为手机是需要一直直视的,可以看做一个光源)。

蓝光危害辐照

讲完短波蓝光的评判标准后,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只测nm会不会太单一了,万一或者nm的波长危害更大怎么办?这里就需要给大家讲一下蓝光危害辐照这个概念了。

(家用白炽灯的蓝光危害辐亮为52.1)

蓝光危害辐照(uW/cm)是-nm的蓝光光谱强度*蓝光伤眼函数的乘积。如果蓝光危害辐照很大,意味着屏幕的蓝光会更容易造成伤害,对眼睛的伤害会更严重。

(手机的蓝光危害不可忽视)

不过只要数值不高(不高于40),在短时间内照射眼睛的话是不会造成伤害的,但长时间就不一样了。因为蓝光剂量由蓝光危害辐照和时间这个两因素决定,同样的蓝光危害辐照,直视时间变长的话,进入眼睛的蓝光剂量就会变大,那意味着蓝光危害会更大。

PS:不同亮度、不同色温下的蓝光危害辐照都不同,以后评测的手机都会测。然后把测试的数据加入数据库(其实就是云文档),方便大家对比。

实际应用例子

说了这么多理论,下面就来实际对比一下不同手机的蓝光危害。

PS:不同亮度、不同色温下的蓝光都不同,所以评测时会设置成统一的亮度和色温(开护眼模式会降低色温,所以开启护眼模式的蓝光也会测试)。

iPadPro11(LCD屏):

(50nit亮度、默认色温)

(50nit亮度、护眼模式拉满)

(nit亮度、默认色温)

首先来看看iPadPro,在50nit亮度下,蓝光危害辐亮为4.6(uW/cm),nm短波蓝光的光谱能量为0.(uW/cm/nm)。在nit亮度下,蓝光危害辐亮为31.7(uW/cm),nm短波蓝光的光谱能量为0.(uW/cm/nm)。

可以看到,亮度越高,蓝光的危害就越大,低亮度情况下会好很多(开启护眼模式更好)。

PS:50nit亮度比较接近晚上玩手机的亮度、nit比较接近白天玩手机的亮度;本来打算用nit当做参考,但某些手机(某GTNeo)手动最高亮度才nit,所以把标准设置成nit,这样每个手机都能进行测试(其实白天用大多数情况亮度都是nit左右)。

魅族18X(京东方OLED):

(50nit亮度、默认色温)

(50nit亮度、护眼模式拉满)

(nit亮度、默认色温)

然后是魅族18X,在50nit亮度下,蓝光危害辐亮为4.1(uW/cm),nm短波蓝光的光谱能量为0.(uW/cm/nm);在nit亮度下,蓝光危害辐亮为28.5(uW/cm),nm短波蓝光的光谱能量为0.(uW/cm/nm)。

FindX3(三星E4OLED):

(50nit亮度、默认色温)

(50nit亮度、护眼模式拉满)

(nit亮度,默认色温)

最后是FindX3,可以看到数值和魅族18X十分接近。

小7把上面三台手机的数据列在了一起,可以发现:

1.同等亮度或者同样色温的情况下,LCD屏的nm短板蓝光危害均比OLED严重(亮度越高,差距越明显,蓝光危害辐亮没有什么差距)。

2.三星E4材质的蓝光并没有领先京东方太多,色温更暖的情况下短波蓝光甚至比不过魅族18X(按理来说色温越暖数值更低)。

3.开启护眼模式手机会变暖很多,但蓝光危害也会少很多。

4.OLED屏不用担心nm短波蓝光的危害,因为最高也才0.(FindX3),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主要应该担心蓝光危害辐亮。

5.同一款屏幕、亮度和色温越低、nm短波蓝光和蓝光危害辐亮的伤害就越低(护眼模式其实就是大幅降低色温,所以是有用的)。

6.不同屏幕,就算是同样色温和同样亮度,蓝光危害也不会一样,因为发光原理和发光材质不同。

(京东方和三星都在低蓝光方面做了不少研发)

所以厂商每次都宣传蓝光降低是有道理的,因为手机是要长时间直视的,

总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蓝光危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小7以后主要会测试nm波长的光谱以及蓝光危害辐亮。

可能有些读者还是不懂,简单点说,测nm波长是因为nm波长的蓝光对人眼的危害最大(nm和nm是危害最大的);

而蓝光危害辐亮是测nm波长到nm波长的蓝光危害,测的是一个范围区间的危害,因为短波蓝光不止是nm有危害,其他范围内的也不能忽略(只不过危害没有nm波长那么大)。

两者结合来看就能知道这款设备的蓝光危害有多大了。

PS:LCD屏主要是nm波长的蓝光危害较大(特别是高亮度,差距有几十倍),蓝光危害辐亮和OLED屏基本没区别。

所以无论是LCD屏还是OLED屏,其实蓝光危害都不算大。至于防蓝光贴膜,其实没必要买,还不如直接把屏幕色温调暖或者开护眼模式,反正屏幕都会变黄(变暖),没必要花冤枉钱(而且开护眼模式可以随时关掉,但贴蓝光膜后就要一直变黄了)。

PS:就手机屏幕来说,危害最大的还是频闪。蓝光其实还好,只要亮度和色温不设置太高,然后注意一下用眼时间就行。

(保护眼睛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

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健康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容易造成角膜干燥、眼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肌肉和眼球。要尽量避免人眼长时间直视光源表面,

而对于家中防护意识较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应采取措施防止光源直射到眼部(糖尿病人很多都有视网膜的病变,视网膜承受光损伤的约值大大下降,更应该少玩手机)。

PS:高度近视可能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了下一代,还是保护眼睛为好。

解决办法:

减少长时间直视手机,玩一小时尽量休息15分钟左右。

屏幕亮度不要太高,同时尽量将色温调暖。

避免暗光玩手机。

多吃含叶黄素、维C的食物(蛋黄、猕猴桃、菠菜、玉米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yf/127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