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预防 > 近视哪个年龄段增长最快

近视哪个年龄段增长最快

发布时间:2024/12/13 13:25:43   点击数: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其特征是远视力下降,而近视力相对较好。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学习负担的加重,近视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关于近视增长最快的年龄段,众多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阶段,尤其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其中几个关键年龄段被频繁提及。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myopia)。

近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依据近视度数可以分为轻度近视:(≤度)、中度近视(度-度)、高度近视(度)。

依据屈光成分可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为最常见,眼球前后径过长(即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而屈光力(即角膜和晶状体等眼其他屈光成分的屈光性能)基本在正常范围。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或各屈光成分之间组合异常,导致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基本在正常范围。

依据病程进展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其他视功能指标多属正常。病理性近视一般度数较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患者除了远视力差之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要大得多。

关键年龄段分析

一、6-12岁:这个年龄段经常被指出是近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孩子们的眼球仍在发育中,尚未完全成熟,对环境因素特别敏感。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及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都是促使近视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12-18岁:另一个被强调的快速增长期是青少年初期,大约从12岁至18岁。此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通常达到高峰,长时间的阅读、写作和使用电子设备成为日常,这些高强度的近距离视觉作业加剧了眼睛的负担,加速了近视的发展。

影响因素

一、用眼习惯: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如读书、写作业或使用电子屏幕,特别是在光线不足或过强的环境中,会增加眼睛的调节负担,促进近视发展。

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是近视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自然光的暴露被认为有助于减缓眼轴的增长,从而控制近视发展。

三、遗传因素:家族史也是影响近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近视的儿童有更高的近视风险。

四、饮食与营养:不均衡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缺乏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D、E和Omega-3脂肪酸),可能会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促进近视加深。

预防与控制措施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近视增长最快的年龄段,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控制近视发展至关重要:

一、增加户外活动:鼓励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照有助于控制眼轴的增长速度。

二、改善用眼环境:确保充足的室内照明,避免在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中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

三、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遵循20-20-20规则,即每用眼20分钟,看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以减轻眼睛疲劳。

四、正确坐姿:保持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确保桌椅高度适宜,屏幕位于眼睛水平线稍下方。

五、定期眼科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的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近视的发展。

六、特殊治疗方法: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这些方法已被证明能有效减缓近视进展。

七、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对眼睛有益营养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坚果和种子等。

总之,近视增长最快的年龄段集中在青少年儿童时期,特别是7至15岁之间。通过综合管理,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环境、均衡饮食以及适时采用医疗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近视的发展,降低高度近视的风险,保护儿童及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深度好文计划#

出现轻度近视,就应该重视,及时采取各种手段控制,延缓近视发展,不然发展到高度近视,就很麻烦了。

-青少年近视防控-

要抓住这2个关键点!

关键一

·从不检查→暴涨

·坚持防控→控制

一般孩子确诊近视后,医生或养护师都会叮嘱家长,定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并进行必要的防控。一些家长会觉得这是医生们的“私心”,但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孩子的视力变化,及时遏制。如果不重视,也不采取任何措施,孩子很有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

关键二

·不及时进行防控→暴涨

·针对性控制方案→控制

青少年近视防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但是很多家长即便已经发现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依然漠不关心,不采取任何应对方案,从而导致孩子的近视度数快速增加。

高度近视会带来哪些危害?

1、视网膜脱离、裂孔

当近视度数增长,眼球增大的时候,往往就会伴有视网膜变薄。视网膜是附着在眼球底部的一层半透明的膜,是感受外界光信息的重要组织。如果把眼睛比做一架相机,那么视网膜就像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是有一定厚度的一层膜,如果眼球被无限的拉长之后,必然在某一些部位就可能出现过薄的区域,过薄了之后就可能伴有视网膜裂孔。出现裂孔之后,如果再伴有玻璃体液化等很多其他问题,就会出现了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者高7-8倍。

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患者就会感觉视力减退或眼睛前有黑点、闪光、黑影或某个方位看不见,严重的甚至是永久性的视力丧失。2、豹纹眼底豹纹状眼底是高度近视的典型眼底,这是因为近视度数高,眼轴拉长,视网膜被拉薄,视网膜下的血管变得可透见,使得眼底看起来如豹纹状。3、飞蚊症高度近视眼可引发飞蚊症,即眼内玻璃体浑浊液化。症状为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就像蚊子在眼前飞,尤其看白色或者明亮的背景时这些小黑影更明显患者的眼轴特别长,玻璃体变性的几率很高,飞蚊症会影响看物体的舒适度。

4、眼底出血、黄斑变性

高度近视会使眼球变大,造成对眼球壁的不断牵拉,引起眼底视网膜和脉络组织的正常关系出现代谢失调,特别是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出现破裂时,就会造成黄斑出血、裂孔,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且有中心固定暗点。黄斑出血吸收后,新生血管可能会再次破裂,再出血,这样重复多次局部会形成瘢痕,导致黄斑变性,黄斑变性会永久性损害视力。

生活中需要注意:1、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避免过度用眼。2、对于青少年儿童,防控尤为最要,建议采取合理的屈光矫正方式,减少近距离用眼、眼保健方式以减少视疲劳。3、对于高度近视人群尽量避免做极限、高强度的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应避免高强度持续用眼,至少每半年做眼底检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yf/130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