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小学生功课学业越来越繁重,导致“四眼仔”也越来越多。
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8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我们的视觉来获得的,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
我们的眼睛犹如一架照相机,由角膜、晶状体等构成“镜头”,由视网膜构成“胶卷”。镜头到胶卷之间的距离即为眼轴长度。在眼睛正常的发育过程中,眼睛各“部件”的发育要相互协调、互相平衡。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件”的参数发生异常,就会视力不良,不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将来升学、参军、就业也会受到影响。近距离用眼过早、过多,如:写作业姿势不端正,阅读时间过长,玩手机、电脑、游戏机,练琴、玩小玩具等等,造成了视近负荷过大,是诱发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
有数据显示,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人数4.5亿左右。研究显示,本世纪中叶全球将接近50亿人发生近视,其中的10%成为高度近视。超过度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容易出现黄斑变性、出血、裂孔,视网膜变性、脱离等并发症,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病率也比正常眼高,其导致视力低下甚至失明的几率要比正常眼高出很多倍,占致盲、低视力病因的20%~30%。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届时近视将不可避免的成为最主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
广州市十分重视学生近视的防控工作,近十年来以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作为教育支持机构,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专业技术依托,共同建立了广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在广州市的中小学校持续开展包括促进学生视觉健康的公益活动、校医培训、共建护眼科普学校、近视眼防控研究等一系列近视防控工作。
今天上午,广州市中小学近视防控校医培训暨高度近视学生随访监测工作启动会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召开,凡符合高度近视标准的广州市在读中小学生均给予免费建档,健康管理和监测。
本项工作主要是对已经确诊为高度近视、或年龄小于8周岁且近视超过度(-3.00D)的广州市在校中小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免费的登记、监测、随访,工作内容包括:
(1)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登记;
(2)眼部裂隙灯常规检查;
(3)医学验光检查;
(4)眼球生物学测量;
(5)眼底检查及评估。
通过上述规范全面的眼科检查、随访监测,建立高度近视学生的健康档案,提出科学的防治建议,早发现高度近视并发症,以便能尽早的实施干预、治疗。
随访监测学生的入选标准
凡广州市中小学(含小学、初中、高中,不含职业学校、大中专院校)在读学生,并且符合以下情况的,凭学生证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1)6-8岁,任一眼近视度数≥度(-3.00D);(医院眼科诊断证明有效)。
(2)8-18岁,任一眼近视度数≥度(-6.00D);(医院眼科诊断证明有效)。
(3)符合上述条件的广州市中小学校在读学生,家长同意。
温馨提示:
为使本项工作有序进行,本项工作采取预约检查的方式。
1、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