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频道
题:弱视儿童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研究(作者MarcelaLonngi等)
弱视是儿童视力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美国7~17岁的人群的弱视发病率为1%~4%。若没有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弱视会导致成年人不可逆的视觉损害。目前已有较多基于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文章,报道了弱视眼存在视网膜和黄斑异常,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增厚。视网膜血管系统对于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视网膜血管的评估对于黄斑疾病的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OCTA)能够无创性地测量视网膜不同深度的毛细血管,能够可视化地展现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脉络膜。目前,仍缺乏弱视儿童的黄斑OCTA的研究。为了研究弱视眼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血管丛、黄斑无血管区的特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卫·格芬医学学院眼科的MarcelaLonngi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
该研究为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招录年9月1日~年5月31日就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Stein眼科研究所的患者。共招录59名有或无弱视的儿童。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完善的眼科学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球运动状态、眼前段及后段检查和OCTA检查。
结果共63只眼(59人)纳入研究,13眼(21%)为弱视眼(弱视组),50眼(79%)为对照眼(对照组)。弱视组的平均年龄为8±4岁,对照组为10.3±3.3岁。共33人(56%)为女性。弱视组5/13人(39%)和对照组27/46人(54%)为白人。弱视组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3mm×3mm及6mm×6mm扫描区域)比对照组低。经年龄及屈光不正校正后,弱视组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6mm×6mm区域)低于对照组(49.3±4.1%vs51.2±2.9%;P=0.02)。弱视组黄斑区深层毛细血管密度(6mm×6mm区域)低于对照组[54.4±4.7%vs60.1±3.3%;差值为5.7%,95%置信区间(95%CI)3.4%~8.1%;P=0.]。
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OCTA发现弱视眼的黄斑区浅、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低于正常,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明确这种异常的意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西安哪家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