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模糊,以为是年纪大了、疲劳所致,一觉醒来却失明了;头痛、头晕、眼胀、呕吐,以为是脑梗塞,最终发现是青光眼发作…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转变,各种眼病发作一直呈上升趋势,致盲的因素也有很多,有些你甚至都想不到,它原来就在身边!
本期电视专家:
张士胜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
眼科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瑞视眼科
副主任医师
▲正常视角
▲如果你在近处或远处看不清,可能是远视近视。
▲如果你觉得这只猫模糊不清,可能患有散光。
▲如果你觉得照片浑浊并有飘动的小黑影,可能患有飞蚊症。
▲如果你只能看清中间区域,周围看不到,可能患有青光眼。
▲如果你看不清猫,觉得画面朦胧,好像有层雾,可能患有白内障。
▲如果你看到图像不完整或看不见猫,可能视网膜脱离。
致盲杀手一
LED灯
事实上,很多的LED灯都存在着严重的频闪,长期受这样的灯光影响,会造成视觉疲劳、头痛,甚至引发光敏性癫痫病。很多LED灯频闪很难用肉眼分辨,我们可以借助手机摄像头来测量LED灯的频闪程度,频闪越低,对眼睛的伤害越小。
频闪低的灯泡,在镜头下和肉眼观察差别不大▲
频闪高的灯泡,手机屏幕上会出现频繁波动的线条▲
选购LED灯记牢两个小窍门
★掂重量:优质LED灯结构相对复杂,元器件材料更多。★摸温度:购买照明灯前,一般可以现场试用。好的LED灯由于散热科学,点亮一段时间后,灯泡表面不会有发热现象,而劣质LED灯点亮几分钟后会明显发热。
致盲杀手二
蓝光辐射
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此外,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最常见的一种黄斑疾病,高发于55岁以上的人群中。
针对电子产品的蓝光辐射,不少人会买一些抗蓝光的保护膜,或者佩戴防蓝光眼镜,专家指出:电子设备上使用的防护膜,会降低画面饱和度,为了看清,眼睛反而需要花费更多力气看东西,更容易疲劳。
建议:使用电子产品时,每20分钟就休息一会,闭眼或远眺一下。
致盲杀手三
白色装修
过度的亮色和过度的白色房间装修,间接也会引起眼部视疲劳和不适症状发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引发干眼症,所以在装修时,应该注意避免过白、颜色单一或者颜色太过鲜艳。
如何利用摆件增添色彩?
致盲杀手四
乱滴眼药水
眼药水不可擅自使用,比如病毒性眼部疾病,如果滴的是抗细菌眼药水就没有什么效果。另外,眼科中有不少含有激素的眼药水,对一些病毒性感染的病人,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加重病情,造成角膜溶解、穿孔,失明的风险。
使用眼药水谨记这几点:
●无论是使用处方眼药水还是非处方眼药水都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购买。●滴眼药水之前检查一下药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再查看眼药水有没有变色、异味、浑浊等情况,如果有的眼药水本来就是浑浊型的,再使用之前要轻轻摇匀,保证药液的浓度一致。●认真查看说明使用剂量,确保按剂量使用。●将药水准备好后,滴眼药水双手要洗净,避免过程中细菌感染。
致盲杀手五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由高血糖对视网膜微小血管的损伤所引起,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且无痛感,一旦视力明显下降便难以恢复。
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指南指出: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1次眼底检查,发现轻中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每6个月复查一次眼底,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早期筛查,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患者的病情可不同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往期精彩回顾▼◆初夏伤身5件事,千万别再做了!◆物业费和公共维修基金,两者有何区别?点下方“阅读原文”,观看专家上课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