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预防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球市场超百亿美元,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球市场超百亿美元,

发布时间:2020-12-7 13:13:38   点击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很严重的、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原因,也是老年人首要致盲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预计全球发病人数将增加到2.88亿,这一领域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制剂目前是AMD的一线治疗方法,该类药物很可能会降低新生血管性AMD的致盲几率。本文针对AMD的市场及其临床在研VEGF抑制剂等进行简单介绍,以期为国内该领域药物研发提供一点思考,更期待突破性重磅的上市,为AMD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年全球AMD患者将达3亿

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从早期AMD进展为中期AMD,并最终进展为晚期AMD。近十年来,AMD影响了全球大约30%的老年人,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偶发于40-50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D致盲者约占全球盲人的8.7%,全球约有万AMD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为AMD而致盲。我国50岁以上人群早期AMD的患病率在1.7%-9.5%之间,晚期AMD的患病率在0.2%-1%之间。AM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人口老龄化将导致AMD患病率显著增加。据估计,全球发病人数将增加到2.88亿,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晚期AMD是一种严重疾病,临床迫切需要改善晚期AMD伴随的视功能损伤及延缓AMD进展的药物。AMD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

目前AM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衰老、代谢减缓以及氧化损伤等导致Bruch膜增厚以及脂褐素沉积,玻璃膜疣形成,并产生慢性炎症刺激进而形成早期AMD。随着病程发展,炎症等反应不断放大,可导致中期AMD。早期AMD患者5年内进展至晚期AMD的风险较低,但是处于中期AMD阶段的患者进展为晚期的风险则大幅提高,甚至可出现地图样萎缩。晚期AMD可表现为累及黄斑中心的地图样萎缩、或以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

临床尚无延缓AMD进展及用于继发于AMD的地图样萎缩的治疗选择。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包括光动力疗法(PDT)、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手术(如视网膜下膜取出新生血管膜、黄斑转位术等)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光动力疗法和激光治疗仅可作为保留视力的治疗手段。抗VEGF药物可以稳定并一定程度提高新生血管性AMD患者的视功能。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改善视功能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视功能的丧失或延缓进展。此外,还包括提高疗效、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及增加依从性等。

AMD市场快速增长

抗VEGF药物成为主力军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眼科医药市场自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8.0%。其中AMD市场年超过60亿美元,相比年的49.48亿美元,大幅增长。

▲-E全球眼科用药市场规模,图片来源于国盛证券

▲近五年全球AMD市场情况,美柏医健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新生血管性AMD的传统疗法如光动力疗法、激光光凝术治疗仅可作为保留视力的治疗手段。随着眼底治疗方法的不断突破与发展,抗VEGF药物可以稳定并一定程度提高新生血管性AMD患者的视功能,为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腔内VEGF疗法对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黄斑变性非常有效,并明显降低了全球人群的视力损害发生率。

代表性抗VEGF药物如国产康柏西普和进口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或贝伐珠单抗,属于新生血管性AMD的一线治疗手段。其中雷珠单抗、阿柏西普都是年销售金额超过30亿美元的超级重磅炸弹,尤其阿柏西普年销售额超过70亿美元,排名全球销量第七。

▲表1.治疗AMD的代表性VEGF药物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美柏医健整理,截止年9月

雷珠单抗:由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和诺华合作开发,首批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在美国上市。雷珠单抗凭借不仅能阻断疾病进程、还能提高或恢复患者视力这样优异的临床表现,在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10大科技突破之一。该品种于年底在中国市场获批上市,最初国内价格是元,虽然价格昂贵,但是给国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销量还是可以的,年中国销售额接近0.5亿元。

阿柏西普:在阿柏西普出现之前,雷珠单抗基本垄断了整个湿性AMD市场。自年阿柏西普上市后,雷珠单抗的市场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加上自身专利困境,阿柏西普自年超越雷珠单抗。现在阿柏西普已经跻身全球销售额TOP10,年拿下72亿美元的成绩。

康柏西普:国产AMD品种于年上市,上市后销量持续增长,年销售额达0.74亿元,年达6.18亿元。就目前国内市场占有情况来看,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国产品种康柏西普怎么打破局面,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频繁注射是湿性AMD患者放弃治疗的常见原因,相比之下,康柏西普在同样的疗效下,注射次数更少,这样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凭借较好的治疗优势或许是康柏西普突出重围的杀手锏之一。

另外一方面是价格优势。按照标准治疗方式,雷珠单抗进入医保后年费用为6.84万,而康柏西普为3.33万,突出了巨大的价格优势。再加上新适应症的获批,或许可迅速占据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期待国货的后续发展。

国内积极布局,后备力量雄厚

目前国内布局AMD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基本处于临床一期,距离上市还有一段距离。在研品种中,目前进展最快的是贝达药业的是伏罗尼布(CM),进入临床二期。

▲表2.中国1类AMD药物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数据截止,年9月参考资料1、国内各大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yf/775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