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是一类眼科临床上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常见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等已经为不少人所了解。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和近视人群的增加,黄斑病变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黄斑虽然只是人眼视网膜上如笔尖大小的一点,但因为集中了可以感受色觉和精细视觉的视锥细胞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能否看清事物的精细图案和结构,黄斑功能的好坏非常重要。
以往的黄斑病变检查最初我们依赖的是眼底镜观察,但只等看清其表面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于了黄斑疾病的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精细的黄斑区分层结构,但对于黄斑区的微血管状况还需要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因为造影检查需要将造影剂注入人体,所以是一项有创检查,同时一些身体状况欠佳或有药物禁忌的患者还不能进行该项检查。现在,一项结合了OCT和眼底血管显影技术的新型检查设备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来到了我市,落户我院眼科中心。该设备在可以完成黄斑区分层扫描的同时,无创不使用造影剂就实现血管成像,大大提升了检查效果,使患者不再因为身体原因等而无法检查,耽误疾病的诊疗。
我院最新引进的镇江地区首台德国蔡司OCT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显影)检查系统
这是正常的黄斑OCT扫描图片,可以看到中心部有一个小小凹陷,光学聚焦于此,我们才能看清景物的细节。
这是正常人黄斑与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的对比,可以看到高度近视让我们的眼底变得“乌糟糟”,原来和缓自然的黄斑凹陷也发生了变形。
这是我们的黄斑区发生了“山崩地裂”,眼科学上称为黄斑裂孔,这时视力会急剧下降,可能连视力表上最大的视标都看不清,视野中心一坨黑影,挥之不去。
这是利用OCTA血管成像系统的获得的黄斑区血管图片,没法想象在毫米级的范围内有如此绵密交错的血管网络吧?
这是一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OCTA血管成像图片对比,以往荧光素造影检查中白色一片的病变区域在OCTA检查下现出了它的真容,是如同一团乱麻的新生血管。
这是一位高度近视的患者黄斑区出现了局部的新生血管,结合了纵切面层间观察和血管显影的OCTA,可以让我们直观的认识病变范围大小。同时也为之后治疗的效果判断提供了比对的基础。
如果说我们人眼好比一台照相机,那么更换镜头的修复手段我们的医疗技术已经成熟,特别是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给人眼这台生物照相机换个新的镜片已经不难,但是照相机的底片出了问题,视网膜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还无法实现人工产品的替代,所以大多数治疗还是以亡羊补牢为主。对于视网膜特别是黄斑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就显得更加重要。以往镇江本地的患者需要做一次OCTA检查都医院去进行,今天这项先进的眼科检查技术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希望这项技术的开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视网膜黄斑疾病患者,帮助他们留住光明,留住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