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能吃还能观赏的印度南瓜,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都难!
印度南瓜也叫西洋南瓜,肉质粉嫩可与板栗比拼,而且色泽鲜亮、果形适中、品质优良,兼备食用与观赏的作用,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良好。
它的嫩果清香可口,熟瓜蒸熟后也别有一番风味。除了口感之外,营养丰富也是它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具备糖类、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19种氨基酸,有着良好的医疗保健价值,对三高有着积极的预防和明显的缓解治疗作用。
它的根系发达,可深入土中两米以上,可分出四级侧根,形成强大的根群。茎分为主蔓和侧蔓,一般主蔓长5米左右,生2级侧蔓。叶片为心脏形,较大,且被绒毛,雌花比雄花大,花为黄色或橙黄色,一般在早上五六点开放,中午前闭合,异花授粉。
印度南瓜的适应性很广,抗病性也较强,但是因为容易受到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所以各地多采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小棚覆盖栽培以及秋季大棚延后栽培技术。长江中下游运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方式的育苗期在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定植期。
因为这类品种的南瓜种子价值较高,所以采用浸种催芽以提高出苗率。先将育苗床浇足底水,发芽后的种子直接稀播在上面,再覆盖2厘米左右的厚营养土,喷洒少许的清水压实。平铺地膜及时覆盖,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出苗后及时揭除地膜,降低床温至22℃左右。苗期温度白天应该控制在25~28℃之间,夜晚不低于15℃。平时要注意通风减湿。
生态良好的环境是种植健康南瓜的基础,在选择种植地时要注意远离污染的田地,土壤肥沃、阳光充足能让糖分积累,排水畅通便于田间管理。
定植前的15天左右需要每亩施腐熟有机肥千克左右,与土壤充分的混合。定植时40厘米的株距最为适宜,定植之后需浇足定根水。南瓜的生长速度很快,而且枝叶繁茂,在大棚早熟栽培时需要注意修理,以调控它的生长速度。
因为印度南瓜形状适中,外观漂亮,娇小可爱,许多人会将它用作观赏。观赏型微型南瓜盆栽可以放在庭院、阳台、走廊等地作为绿化景观。其根系发达,为了保证正常生长,应该选择高40厘米左右,直径50厘米左右的容器,一盆栽培一株。定期施肥,保持水分,但是也不可以浇太多,土壤过湿会导致植株死亡。
待侧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可以垂直引蔓上架。为了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需注意摘除病残的枝叶。
白粉病是印度南瓜的主要病害,无论是苗期还是成株时都有可能发病,主要会危害叶片、叶柄还有茎,在发病初期时,叶片和茎上会出现白色的小霉斑,待温度适宜时霉斑会迅速扩散,甚至布满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
如果排水不畅或者是通风较差,则有可能导致蔓枯病的发生,会出现椭圆形或者长棱形的灰褐色病斑,伴有胶装物质流出。
若是有花叶病毒种子的存在,或者蚜虫、白粉虱传毒,夏季高温干旱时会导致叶片出现黄斑,叶片凹凸不平,果实感病会出现绿斑,变得凹凸不平。
为了预防这些病状的发生,需要定期清洁田园,加强通风,还要防止湿度过大,完善排水系统。防范花叶病毒需要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消毒,冲洗之后还要浸种2小时。大棚的通风口要设置防虫网,防止因害虫侵入导致发病。
大家有什么种植南瓜的好方法可以一起分享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
作者:枝俏(注: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或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