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眼底出血了!”患者很惊恐。接诊医生一看,患者黑眼珠旁边眼白的部分,有一块鲜红色的出血。
情况类似这样:
其实,这是“眼表出血”,而非“眼底出血”!
眼表出血,医学上又称“球结膜下出血”,是因为眼球表面的球结膜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由于球结膜透明,出血后就能看见大片鲜红色,非常醒目。
Q
那眼底出血是什么呢?
A
眼底出血是指视网膜上(眼睛最深处、最底部的那个地方)出血,或者眼睛里玻璃体出血。出血后,在眼睛外边我们是看不到的,只有眼科医生借助专业工具才能发现。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眼底出血的问题很多,病因复杂,所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一些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01糖尿病糖尿病可损害全身的血管,由此带来诸多的并发症,在眼科最常见的就是损害视网膜血管,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被糖尿病“破坏”之后,就会发生出血。
02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血管异常,导致眼底视网膜血管的损伤,引起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
03老年黄斑变性在视网膜黄斑区长出了不该长出的“新生血管”,这种新生血管是异常的、不健康的血管,很容易就破裂、出血。
04高度近视近视可同时引起眼球结构改变、眼底脉络膜血管改变、诱发新生血管等,导致出血;
原来我们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老年黄斑变性等都是眼底出血高危人群!
眼科专家提示: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病理改变,但因为出血隐藏在眼底,早期可能不红、不痛、不痒,但是,当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看东西变形弯曲、中间黑了一块,甚至只要有任何不舒服,医院眼科检查。
检查不是简单看个视力表而已,更重要的是专业眼底检查,包括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以及电生理的检查等等,经过全面的诊断,来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另外,有些患者认为:“既然是眼底出了血,那就让眼睛自己慢慢吸收、自行治愈。”错啦!如果是这样,也很可能把最佳的治疗时间给耽误了。大部分出血是不能完全自行吸收的,治疗时机直接关系着视力的恢复。一旦发现是眼底出血,正确的做法一定是找到原因专业处理。
目前,医院眼底内科可以有效地帮助您及时发现眼底出血,并是您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