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专家 > 糖尿病眼底病变莫忽视

糖尿病眼底病变莫忽视

发布时间:2017-10-25 11:21:48   点击数:

糖尿病眼底病变莫忽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病变等。预防是防止糖尿病眼病的最主要的一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疼痛,在疾病进展之前视力可以没有变化。所以,从患糖尿病开始就要做全面的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视力(近距离、远距离)、瞳孔对光反射、扩瞳后查眼底、眼压测定、眼底照相,每年或根据病情定期检查,留有完备的病情资料记录,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进行相关治疗。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要查眼底?糖尿病与眼底有什么关系呢?

糖尿病病人经内分泌科医生全面检查以后,还需到眼科接受眼底检查。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与眼睛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几乎%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最早期阶段,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和渗出等,合并的黄斑水肿是糖尿病人最常见的视力受损的原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标志是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使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成为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自身的预防和保健非常重要,因此糖尿病人应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眼睛。

首先,控制血糖达到理想目标。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要使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基本措施,血糖控制的优劣,关系到视网膜病变的轻重。此外,血压和血脂控制也是关键,高血压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

其次,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②血糖控制稳定的,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三月检查一次。③如眼部有过内眼手术史(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及眼底已有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或遵医嘱复查。

再次,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①让患者知道吸烟可使血管痉挛,引起血液循环不良,饮酒可使血管扩张,更易引起眼底出血,用力大便更会加重出血。嘱病人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②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保健及眼部清洁,平时可使用按摩的方法进行眼睛的保健。③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特别是眼底出血的病人,必须禁止过劳、长时间看电视、看书,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及潜水等活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须配合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在非增殖期,主要危害为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浆成分向视网膜组织渗漏,导致视网膜水肿,当水肿发生于黄斑部时,则引起中心视力损害。此时病变仍属早期,大多采用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该方法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最重要的方法。激光治疗的目的是阻止病变的进展,防止视力进一步下降。当病变发展至出现大面积的视网膜血管闭锁,此时病变已开始向增殖期进展,应及时行缺血区域视网膜光凝。若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则应行播散性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治疗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成功是激光治疗的成功,错过该阶段,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对来讲就差多了。手术治疗主要是指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可清除眼内积血、切断机化膜、消除纤维组织赖以生长的支架,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手术中或手术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做好心理疏导:因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如又发现合并眼病,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治疗。要针对病人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

赞赏

长按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zj/109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