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儿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药学》
前几天,我给大家说过,关于用养血滋阴润燥之法,化解慢性湿疹的经验。
当时,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问小孩子的湿疹,是否也可以用此类方法,一般的婴幼儿湿疹,应该如何应对。
小孩子的湿疹,常用健脾除湿,增强免疫的办法应对。当然,这也只是思路之一。只不过,这思路很常见。
著名的中医皮肤科大家朱仁康老师的医案。朱仁康老师,年出生,卒于年。他是当代中医皮肤科治疗领域的泰斗级人物,生前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有一次,朱师接待一个小患者,年纪才一岁半,男孩。什么毛病呢?就是湿疹。
原来,这孩子从出生开始大概两个月吧,就出现丘疹、红斑,同时消化不好,喂奶的时候便溏。后来,孩子渐渐长大,胃口好起来。但是吃完不久,就拉,而且拉的东西清晰可见,就是之前吃过的那些。这就是中医所谓“完谷不化”。
小孩子哭闹不安,特别遭罪。
见小患者头皮和脸部有疹子,腿部和腹部也有疹子。小孩身体很瘦弱,脸色也不好。
当时,朱师给开了一张小方子。如下:
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各4.5克,炒麦芽9克,六一散(包)6克。一共是5剂,每日一剂。煎成毫升,分2到3次服。
当时,还嘱咐患者配合一点外用药。不过,以内服汤药为主。
结果,孩子用药5天之后,大便有改善,皮疹有所消退,瘙痒感减轻,晚上能睡个好觉了。于是再用5剂。
用完之后,小患者皮疹消退,大便成形。
这个小医案不大,但是挺有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皮肤病,说到底,都有可能是身体内在环境失衡的表现。也就是说,病在皮肤,但问题在体内。大人如此,小孩也如此。
如:上文提到小患者,虽然舌脉特征不显著,但是脾虚有湿的问题已经很明确了。他自从出生以后,就吃啥拉啥,消化很不好。从专业视角看,就是脾虚、运化失常的表现。
脾虚,则生湿。湿邪聚于内,而现于外。内湿浸淫皮肤,孩子就形成顽固的湿疹。
怎么办?我们中医往往用健脾、利湿、助消化的办法,通过去除内湿的手段,来改善皮肤表面的湿邪。如此,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现在,你再来看看朱师的配伍——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各4.5克,炒麦芽9克,六一散(包)6克。
这里头,苍术和陈皮行气燥湿,茯苓和泽泻健脾利湿。炒麦芽助消化,健胃气。六一散清热利湿。这就是基本意图。
等孩子的脾强大了,湿邪消退了,可以很好地运化水谷精微了,湿疹自然也就得到控制了。
其实,面对这个小孩的湿疹,中医人往往第一时间想到调理脾胃。这个是没啥好商量的。因为小孩的脾胃差,体内的环境容易出现异常。他的免疫力是差的。体表营卫容易出现不和。这就决定了,他们容易出现皮肤病,尤其是湿疹,很常见。我希望有此类困扰的家长朋友,能对这个道理心中有数。至于文中的方药配伍,我建议你可以收藏,但不要盲目尝试。切记,这个配伍,针对的是脾虚有湿。你要看一下中医儿科,看孩子的体质特点,是否符合病机。如果不符合,就不要用。一旦用反了,用错了,反倒不好了。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勿随意使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