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葡萄斑叶蝉又称浮尘子。成虫体长2.9~3.7毫米,淡黄白色,头顶上有2个明显的圆形小黑斑,前胸背板前缘有几个淡褐色小斑点,中央具有暗褐色纵纹。小盾板前缘左右各有1条大的三角形黑纹。翅透明,黄白色,有淡褐色条纹。若虫黄白色,末龄体长2.5毫米。卵黄白色,如肾状,长0.6毫米。
葡萄二黄斑叶蝉又称二星叶蝉、二点浮尘子、小叶蝉。成虫体长3~3.5毫米,头部淡黄白色,复眼黑色,头顶前缘有2个黑色的小圆点,前胸背前缘有3个黑褐色小圆点。前翅表面大部为暗色,后缘各有近半圆形的淡黄色区两处,两翅合拢后形成两个近圆形的淡黄色斑纹。若虫末龄体长约1.6毫米,紫红色,触角、足、体节间、背中线均为淡黄白色。体略短宽,腹末数节向上方翘举。
发生规律葡萄斑叶蝉在山东、河南、陕西、浙江等地每年发生3代,辽宁、河北西部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落叶、杂草、石缝中越冬。翌年春天,越冬成虫先在桃、梨、樱桃、山楂树上为害。葡萄展叶后迁移到葡萄上为害成虫产卵于叶背面叶脉组织内或茸毛中。
5月下句出现若虫,6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8月中旬和9~10月间分别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盛发期,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可为害,一直为害至葡萄初落叶时,才寻找合适场所越冬。葡萄二黄斑叶蝉,在山东每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杂草、枯叶等隐蔽处越冬。
翌年3月越冬成虫出蛰,先在园边发芽早的杂草及多种花卉上为害。4月下句葡萄展叶后迁移到叶青为害。成虫将卵产在叶背叶脉的表皮下,5月中句即有若虫出现,以后各代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