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要把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手术?晶状体混浊,用外科手术除去晶体混浊后,需植入一颗人工晶体,以恢复原来的光学解剖结构,以达到清晰视觉的目的。用眼睛比作一台摄像机,替换人工晶体就等于换一台镜头。人造晶体通常简称为人工晶体。
人造晶体的种类很多,从材料性质上可以分为可折叠的晶体(软性人工晶体)和不折叠晶体(硬的人工晶体)。非折晶不能折叠,切口大,损伤大,已经很少使用。可折性晶体可以在折叠后塞进眼睛里再展开,是目前的主流产品。
在光学设计方面,折叠晶体可分为球面和非球面两类,包括球面、非球面、散光晶、单焦点晶状体、多焦点晶状体等。
白内障人工晶体按照晶面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球面人工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体。非球面视觉成像效果优于球面,其原因简单地说,如果眼内植入了球面晶体,射入眼内镜的光不能通过球面晶体汇合到一处,造成中央视力和周围视力出现「像差」,而且,在白天和晚上,非球面晶体也能很好地解决像差问题,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为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可选用非球面晶体,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正如相机镜头的不断更新一样,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的设计也从原来的球面向非球面转变为非球面,提高了白内障术后患者的夜间视觉质量。
单焦晶体一般都是看近或看远的,而老花镜一般都是采用远视清晰的方式。与单焦晶体相比,多焦点晶体可以在远、中、不同距离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降低了术后的配镜率。但是,它对晶体的测量和术中的技术操作都有很高的要求,对眼睛的条件和病人的性格有很大的要求,比单焦点晶体更昂贵。适合对远近视力有要求,又不愿意戴镜的白内障患者,了解并接受术后存在的一些光学干扰现象,接受术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多焦晶体分为:三焦、两焦、无极光、区折射。三焦人工晶体近、中、远视力都很好,能满足远视力驾驶、中距离使用电脑、近距离阅读、看报的需要,以及双焦点看远、远视。无极化可提供40cm至5m连续视程,也就是一段焦线视野;区域折射光能损失小,视觉灵敏。
另外,人造晶体的颜色可分为蓝色过滤型和普通型。一些研究表明,蓝光可能和眼底黄斑变性有关,但是普通的人工晶体无法阻止蓝光。蓝色滤光型可选择性地阻挡部分蓝光,降低黄斑伤害。
以前,人造晶体主要是用进口的。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国产人工晶体也不断涌现,并不输国外,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人造晶体有很多种,选什么晶体好?需要在做手术前做详细的检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视觉质量要求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与医生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