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专家 > 视力的隐形杀手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力的隐形杀手老年性黄斑变性

发布时间:2025/1/7 18:25:34   点击数: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年龄相关性眼部疾病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群常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遮挡感等不适症状。除了白内障是众所周知的老年性疾病,其中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老年性眼部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它是一种常见的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的眼部疾患,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显著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更好地帮助中老年群体了解该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诊疗办法及预防保健相关知识。

一、临床表现

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临床表现特点各有不同。

1.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为萎缩性黄斑变性。

早期症状:主要为中心视力轻度损害,视野检查可出现中央暗点。Amsler方格表检查常为阳性(表现为方格线扭曲或变形)。如果有此症状者可自行观察方格的形状,如持续出现扭曲或者变形,则有可能存在该类疾病,医院就诊。

晚期症状:中央视力严重损害,出现明显的中央暗点。眼底检查可见后极部黄斑区大量玻璃膜疣和萎缩区,同时存在黄斑区金属样反光增强。

2.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渗出性黄斑变性。

早期症状:同样存在中心视力明显下降及Amsler方格表检查阳性。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有新生血管生长,并伴有黄斑区出血、水肿和渗出。

晚期症状:渗出和出血增加并逐渐吸收形成瘢痕组织,视力下降加重。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有灰白色瘢痕及出血斑、色素紊乱等。

二、发病因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残余小体在基底部细胞原浆中潴留,形成玻璃膜疣,从而引发黄斑区的病变。

2.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其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3.环境因素:长期光损害、中毒、免疫性疾病等风险因素。

4.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也是其发病因素之一。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导致视网膜相关血管的功能和结构异常,间接促进AMD的出现。

三、诊断方法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眼底检查、眼底照相、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科专科检查。

1.眼底检查及眼底照相:通过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及黄斑区外观形态等变化,初步判断黄斑区是否异常。

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并观察其在眼底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可以清晰地显示眼底正常血管及新生血管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出血和渗出的范围。该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检查前需常规做造影剂皮试实验,如有过敏阳性则需更换造影剂或取消该检查。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该检查为眼科常用且最有益于眼底疾病诊断的检查之一,其利用光学相干的原理对眼球组织进行最直接最清晰的高分辨率成像检查,跟CT扫描一样,可以直观地观察黄斑区结构和病变的实际情况。

四、治疗办法

由于AMD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治愈该疾病。目前,对于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思路及主要目标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视功能为主。

1.药物治疗

抗氧化剂:口服叶黄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和外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局部药物,有助于减轻自由基对视网膜细胞的损害,改善局部血供等,以此来保护视细胞功能。

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眼内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是目前治疗湿性AMD的一线方法,通过抑制VEGF生成,抑制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渗漏,减缓病情进展,但对干性AMD效果甚微。抗VEGF药物如: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液等。

2.激光治疗

激光光凝:利用激光的热能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封闭已存在的血管渗漏点,减少出血和渗出。但激光治疗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形成,且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永久性损伤。

3.光动力疗法(PDT)

将特异的光敏剂注射至静脉血中,当药物循环到视网膜时,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激发光敏剂,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该方法对正常视网膜组织损伤较小,准确性高。

4.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且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黄斑转位术等。此类手术方式复杂且风险高,需慎重选择。

五、预防保健

鉴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性及普遍性,建议中老年人群以早期预防和干预为主。建议该类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日常自测Amsler方格表,如有黑点遮挡、扭曲变形等异常,医院就诊。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基础疾病,低盐低脂饮食,适当有氧运动,避免过度用眼,避免强光或暗环境下长时间用眼(比如暗光下看很亮的手机)。

·医院眼科汪文芬·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zj/131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