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后台有不少留言,但是最近这一条却戳中了我们:“我18岁,近视度,属于高度近视了,是不是以后会瞎?好可怕啊”。
这条留言之后,紧接着又发了一条
“我才18岁啊,怎么办,帮帮我!”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多大?
除了导致视力下降、生活不便之外,
最大的危害在于会使患其他眼病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比如:高度近视患者青光眼的发病率
是正常视力人群的14.4倍
台北市政府和联合推出的这个高度近视教育片,
讲的是一个男主人公由于高度近视罹患青光眼,
最终导致失明的悲剧故事。
主角旁白:
这段从床到浴室的距离,
不到3公里,
我却走了1年半。
这一切,竟然始于高度近视。
从此,
睡觉的时候,天是黑的,
醒来的时候,天也还是黑的。
近视防控的关键在于预防与控制并重,
既要降低近视发病率,
更要降低高度近视的发病率,
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
我们也知道,预防近视要做到,
足量的户外活动,
健康的用眼习惯,
定期的眼部健康检查。
那么,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患者,
到底需要注意些什么?
这是我们采访了多位眼科医生、视光医生,
综合得到的权威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高度近视患者。
希望你们,
不恐慌,不害怕,不轻视,
科学、理性地照顾好自己的双眼。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1点:
高度近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要回答本篇开头那位患者提出的问题“高度近视会瞎吗?”先要知道什么是高度近视。
一般将等效球镜度数超过度认为是高度近视。
所谓等效球镜度就是将近视的度数和散光度数的一半相加所得(等效球镜度=近视度数+1/2散光度数)。因为很多近视的人都合并有散光,因此采用等效球镜度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屈光状态。
高度近视,很多已经出现近视的病理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眼轴的延长,还可能发生后葡萄肿、漆裂纹、黄斑出血、Fucks斑、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等典型的近视性病理改变。周边部也有明显的变性。各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发生的几率也会明显增高。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视力已不能矫正至1.0。
但是,高度近视不完全等于病理近视。但相当一部分高度近视在中年以后发展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目前约为人群的1%至2%。
下面两张图是普通高度近视的眼底和病理性近视的眼底。
图
普通高度近视正常眼底
图
病理性近视眼底
对比一下,我们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病理性近视患者的眼底视网膜、脉络膜都明显变薄,视盘周边的萎缩弧明显,黄斑区也有病变,血管也都变得很细。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2点:
患了高度近视真的不能剧烈运动吗?
无论是单纯性高度近视患者还是病理性高度近视患者,最重要的是每年定期复查眼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尽快处理。
对于单纯性高度近视患者,一般不建议参加跳水、蹦极、拳击等比较剧烈、头部冲撞机会大的运动,这样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但是绝大多数运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参与。
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除跳水、蹦极、拳击之外,像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也尽量不要参与,还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但患者可以根据眼健康状况,适当参与快步走、游泳这些不太剧烈的运动。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3点:
应该多久检查一次眼睛?
对于已经是高度近视的患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当出现眼前有黑影飘动,特别是发生像雷电样的闪光感觉,或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盖时,这可能是高度近视并发症视网膜脱离或黄斑出血等病变的先兆症状,医院就诊。
成年高度近视患者如果发现自己的度数一直在增加,并且矫正视力在逐渐下降,应该及时到眼科就诊,看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后巩膜加固手术等,以控制病情的不断加重。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4点:
可以选择哪些矫正方法
对6~18岁的青少年,目前公认的控制近视进展最有效的的手段是角膜塑形镜(OK镜)。
对于18岁以上的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的近视患者,可以考虑配戴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进行矫正,RGP对部分患者也有一定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
如果近视度数仍得不到控制,屈光度和眼轴持续增长,并逐渐出现眼底视网膜的改变,应考虑接受后巩膜加固手术。后巩膜加固手术的目的:一是通过限制眼轴的拉长而有效抑制高度近视的发展。二是可以改善高度近视视网膜病理性改变。
高度近视趋于稳定后,可以考虑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或眼内镜片植入手术(ICL)。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5点:
该如何选择一副合适的眼镜?
高度近视患者对于眼镜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一般人,除了睡觉,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周围。因此,有一副合适的眼镜真的很重要,那怎么才能配到合适的眼镜呢?
首先,需要准确验光,获得能够达到“清晰、舒适、持久”要求的屈光度。这也是高度近视验配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就是选择一副合适的眼镜。
?首先,是选择一副清晰的高品质镜片。通常,近视度数越高,镜片就会越厚。这样,除了不美观之外,戴镜者负担比较重,还会伴有各种显著的光学像差,降低清晰度。
在度数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选择折射率高的镜片,可以使镜片尽量薄一些,改善上述问题。折射率,是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材料的折射率越高,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越强,镜片就越薄。
所以我们建议高度近视患者选择折射率1.67的镜片,如果度数实在太高,又对美观要求很高,可以选择1.74的镜片,只是后者的费用一般会高很多。
此外,要降低镜片边缘的厚度,还可以选择减少边缘反射、镀减反射膜以及适度染色等,使镜片边缘感觉较薄。
?高度近视患者,选择镜框也有讲究:
首先,眼镜重量是一个重要考量要素。建议选择材质轻盈的,比如纯钛、塑钢或者TR90材质。如果度数没有发生变化,一副眼镜可以使用2年左右。
其次,对高度近视患者而言,选择全框或者半框镜架要优于无框镜架,因为后者容易使镜片的边缘暴露无疑。且镜架容易变形,导致眼镜中心距及镜片散光轴向发生改变,影响矫正效果。
第三,镜框应尽量选择小一点的,这样镜片就可以面积较小相对也会较薄较轻。
像下面这种眼镜就非常适合高度近视患者。下图来自厦门美格金顿公司运营的圣大保罗新品光学镜架,采用记忆钛合金镜腿,弹性好,不变形,不夹脸;框重仅9g,配戴没有负重感;陶瓷鼻托,适合各种鼻形。
一副不合适的眼镜,除了看不清楚,还可能引起很多问题,如眼睛酸胀、易疲劳,甚至头疼等等不适。因此,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应该认真验配一副合适的眼镜,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知道的第6点:
还要注意防护紫外线的伤害
很多高度近视患者注意了屈光矫正,但却没有重视紫外线防护。事实上,带紫外线防护膜层的镜片、变色镜片、或者近视太阳镜,都是高度近视患者群体夏天不错的防护紫外线的选择。
可能也是因为近视人群巨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年四季都要进行紫外线防护这个概念的普及。
近视太阳镜是专门针对近视患者研发的太阳镜,是一种兼具近视和遮阳两种功能的眼镜,近视偏光太阳镜,则进一步提升了配戴者的视线清晰度,以达到保护眼镜和提升配戴视觉体验的双重效果。
厦门美格金顿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致力于近视太阳镜尤其是中高度数近视太阳镜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提高,其技术水平目前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视太阳镜镜片采用减反光膜、偏光膜、防油污膜等多种工艺,大大提升了近视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患者的视野清晰度以及太阳镜的使用寿命。
减反光膜
消除镜片内侧的反光,提升视野清晰度
偏光膜
有效滤除眩光杂光,让视野清晰舒适
防油污膜
镜片更容易清洁,提高镜片耐磨性,降低损耗
目前,花雨伞近视太阳镜的镜片材质主要有CR-39和MR-8两种,对于中低度近视患者来说,0到度时两种镜片都可以选择定制。但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则来说,则推荐MR-8镜片。
最后推荐几款今年热卖近视偏光太阳镜给大家
花雨伞AP:框面采用时下最时尚的板材材质,同时搭配最受欢迎的猫眼框型设计,真可谓是兼具颜值与实力的一款近视偏光太阳镜。
花雨伞AP:粗框近视太阳镜尤其适合高度近视的患者,不仅可以很好地将厚厚的镜片隐藏起来,还具有减龄修颜的配戴效果。
花雨伞AP:经典时尚的猫眼太阳镜,深受明星和达人们的喜爱。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眼科学教授维奈伊·阿卡鲁博士表示,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容易灼伤眼角膜及晶状体,甚至导致白内障等多种眼部疾病;另外,太阳光线可见光中的蓝光成份也会对黄斑产生损害,导致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户外时,戴上太阳镜、宽沿帽、蓝光滤过眼镜等措施都能很好地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白内障的发病率本身就比视力正常的人高出很多,所以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最后,想对爸爸妈妈们说一句:如果孩子还没有近视,请帮助他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入学后每半年带孩子进行一次眼部健康检查。
对于那些已经患了近视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说一句:目前的手段,儿童患有真性近视后是无法逆转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屈光矫正,将会以平均每年50-75度的速度进展,过不了几年就会发展成高度近视,到时候真的是追悔莫及。
正确的做法是:趁孩子的近视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行真假近视的鉴别诊断,同时改变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选择品质安心、轻巧的镜架和高品质的清晰镜片,以及定期严格监控近视发展,这也是家长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撰文:视光菌;排版:慕歌(眼视光观察)
插画:五月(眼视光观察)
本文为眼视光观察为美格金顿量身订制的软文
欢迎转发,转载需获得眼视光观察授权
视光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