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柚子黄斑病
田间症状
主要为害柑橘成熟叶片,有时也可为害果实和小枝,常见有二种症状。一种是黄斑型:发病初期在叶背生1个或数个油浸状小黄斑,随叶片长大,病斑逐渐变成黄褐色或暗褐色,形成疮痂状黄色斑块。另一种是褐色小圆斑型:初在叶面产生赤褐色略凸起小病斑,后稍扩大,中部略凹陷,变为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后期病部中央变成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略凸起,在灰白色病斑上可见密生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果实受害,果面产生褐色的斑点,后逐渐扩大,至整个果面。也可为害柚子,症状同上。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的病斑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翌春遇有适宜温湿度开始产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黏附在柑橘的新叶上,孢子发芽后侵入叶片,致新梢上叶片染病。5月上旬始发,6月中下旬进人盛期,9月后停滞或病叶脱落。-般春梢叶片重于夏秋梢,老树弱树易发病。冬季清园不到位,老病叶多的果园,当年发生病害就会严重。果园管理粗放,树冠郁闭,树势弱,则发病重,落叶多。
防控方案
1、加强橘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松土、排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清除地面的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第1次喷药可结合疮痂病防治,在落花后,喷施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等,间隔15~20天喷1次,连喷2~3次。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山丹丹农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