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专家 > 名老中医肖国士教授治疗黄斑变性临床验案

名老中医肖国士教授治疗黄斑变性临床验案

发布时间:2020-11-15 19:49:32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案1王某,男,25岁。

初诊:因劳累后左眼突发视物不清1天。视力右0.1(矫正l.0),左指数/50cm。双外眼正常。眼底视乳头颞侧有大块弧形萎缩斑,右眼黄斑中心凹反光存在,左眼黄斑区约有l.5PD范围的块状出血,中心凹反光消失。伴头晕目眩,口干咽燥,面赤烦热,倦怠乏力。脉细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诊断为左眼黄斑出血,双眼高度近视。

辨证:肝肾亏损,目失所养。

治法:滋阴益肾,养肝明目。

主方:杞菊明目饮加减。

处方:熟地黄24g,沙参、石斛、枸杞子各15g,天冬、麦冬、菊花各10g,三七粉(冲服)6g,每日l剂,水煎服。

复诊:药用服药7剂后,左眼黄斑出血明显吸收,视力增至0.04。上方加丹参15g,茺蔚子10g。调服1个月,患者左眼黄斑出血全部吸收,视力增至0.1(矫正l.0)。

按语:方中用熟地黄、枸杞子、菊花补肝益肾明目;用天冬、麦冬、沙参、石斛滋阴生津;用三七粉止血化瘀。共奏滋阴益肾,养肝明目、止血化瘀之功。口干口苦者加天花粉、盐知母、盐黄柏各10g;失眠加龙齿25g;盗汗加龙骨、牡蛎、五味子各10g。

案2谭某,男,59岁。

初诊:右眼于半年前,突感视物模糊,看窗框不直,2个月后左眼有类似症状。医院用维生素E、维生素C,菸酸及肌苷治疗,视力仍差。现视力右0.1,左0.3。双眼晶状体周边轻度斑条状混浊,眼底视盘红,动脉细,走行直。右黄斑部为不规则淡黄发灰的病灶,其周围色素紊乱,硬性渗出多,颞侧及下方出血。左黄斑区色素紊乱并掺杂黯红出血斑,上方有软性灰黄玻璃膜疣散在。双黄斑区均有水肿,组织增厚。伴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心烦失眠。脉细弦,舌质黯红,少苔。诊断双眼老年性黄斑变性。

辨证:脾虚气弱,痰湿内困。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利湿。

主方:六君子汤加减。

处方:丹参、党参、茯苓、生蒲黄(包)、车前子各15g,炒白术12g,泽泻、制半夏、郁金各10g,三七粉(吞)、陈皮、炙草各6g。每日l剂,水煎服。

复诊:服7剂后,右眼仍有视物变形。视力右0.3,左0.6。眼底右黄斑出血、渗出部分吸收,左黄斑出血亦吸收,继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服半月善后。

按语:方中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半夏、陈皮健脾化痰;丹参、郁金活血理气;蒲黄、三七粉凉血止血。共奏健脾益气,化痰利湿之功。后用杞菊地黄汤加减以巩固疗效。这对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案3某男,47岁。

初诊:左眼视物朦胧,涩痛,少气懒言3个月。近10天症状加重,视物模糊,变形,左眼前有圆形暗影,时有针刺感。现视力右1.2,左0.1,加镜无助。眼底扩瞳检查,右眼正常,左眼屈光间质清晰,视乳头及视网膜血管正常;视网膜黄斑部约有一PD大小的黄白色变性区,周围有灰色素呈环状围绕,中心凹反光点消失。伴头重胸闷,肢体困倦,爪甲紫暗。脉沉涩,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少。诊断为左眼黄斑盘状变性。

辨证:痰瘀互结,玄府闭塞。

治法:化痰开瘀,散结通络。

主方:消瘀软坚汤。

处方:珍珠母、炙鳖甲、夏枯草、丹参、元参15g,半夏12g,当归尾、赤芍、郁金、蝉蜕各10g,橘红、桃仁、红花、川芎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20剂后,头重胸闷,肢体困倦减轻,左眼视力0.6。继用前方减桃仁红花,加枸杞子15g,石斛、菊花各10g,三七末(冲服)5g。服30剂后,左眼视力1.0,右眼1.2,眼前暗影消失,眼底检查病变部位基本恢复,后用杞菊地黄丸,嘱服1月以巩固疗效。

按语:方中珍珠母、炙鳖甲、夏枯草、玄参软坚散结;半夏、郁金、橘红化痰清热散结;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蝉蜕解郁明目。共奏化痰开瘀,散结通络之功。痰偏重者加川贝母10g,昆布、海藻各10g;瘀血偏重者,桃仁、红花用至10g;四肢无力,气短者加黄芪15g,党参10g;若反复出血,加云南白药(冲服)6g。

案4黄某,男,54岁。

初诊:左眼不辨人物已10多年,右眼于40多天前也突然视力下降到0.1以下。医院住院治疗20多天,曾内服中西药、肌注丹参液及参三七、理疗等,但疗效不显而出院,现除双眼视力差外,全身情况基本良好。查视力:右眼0.08,左眼指数/40㎝,均不能矫正。双眼见翼状胬肉,角膜透明,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透明。眼底所见:双眼视经乳头边界清,色泽正常,动静脉比例为2:3,未见交叉压迹,双黄斑区各有一个约1~1.5乳头大小,边界欠清之白色隆起的机化团,有色素增殖,中心光反射消失,右眼机化团内下方见一片约1.5乳头大小这暗红色深层出血,视网膜其余部分正常。双眼压正常,脉弦细,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诊断为双眼黄斑变性,右眼黄斑出血。

辨证:痰湿蕴滞,脉络瘀阻。

治法:化痰散结,活血祛瘀。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味。

处方:墨旱莲、白及、干地黄,茯苓各15g,赤芍、茺蔚子、党参各12g,桃仁、红花,当归尾各10g,川芎、田七末(冲)、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21剂后,自觉全身无不适,视力右0.1,左0.2。右眼黄斑区之出血已吸收,双黄斑区之机化团边缘也较清楚。继用前方去干地黄、川芎、墨旱莲,加生牡蛎(先煎)30g,三棱15g,淅贝母12g。服14剂后,视力右0.2,左0.3-。继用前方去茯苓、党参加昆布、黄芪各20g。3个月后复诊,视力左0.3,右0.4,双黄斑区机化团之四周较洁净,无新鲜出血及渗出。追踪半年余,双眼视力稳定。

按语:方中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用墨旱莲、白及、田七末养阴止血;茯苓、党参、甘草使健脾益气。治疗过程中先后去干地黄、川芎、墨旱莲、茯苓、党参,加生牡蛎(先煎)、三棱、淅贝母、昆布、黄芪等软坚散结益气之品,使痰湿除,脉络通而获效。

案5刘某,女,28岁。

初诊: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为时1个多月。视力右0.3,左0.4。眼底黄斑区可见出血和渗出病灶。伴咽干口燥,烦躁失眠,潮热盗汗。脉细数,舌质红,少苔。诊断为双眼黄斑变性。

辨证:虚火上炎,血溢络外。

治法:滋阴降火,止血散瘀。

主方:滋阴凉血汤。

处方:白茅根30g,大蓟、小蓟各20g,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各15g,丹皮、知母、黄柏、槐花、连翘各10g,三七粉(冲服)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20剂后,咽干口燥,烦躁失眠,潮热盗汗等症状减轻。视力右0.6,左眼视力0.8。继服前方30剂后,右眼1.2,左眼视力1.0,眼前暗影消失,眼底检查病变部位黄斑区盘状病灶基本消失。出血和渗出吸收,后用杞菊地黄丸,嘱服1月以巩固疗效。,

按语:方中生地黄、丹皮滋阴清热;知母、黄柏清热降火;女贞子、墨旱莲滋阴止血;连翘、槐花清热凉血;大蓟、小蓟、白芽根、三七粉止血散瘀。共奏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之功。眼底出血多者加白及、炒茜草各10g;硬性渗出物多者加赤芍、丹参各12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zj/760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