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人社部公布了36种刚需药品医保目录,许多肿瘤、心脑血管病、眼科等疾病患者的命运或将从此改写。
来源:健康界
近日,长达半年的医保谈判结果尘埃落定。随之公布的一份36种刚需药品医保目录一时间撬动着整个医疗行业,而许多肿瘤、心脑血管病、眼科等疾病患者的命运或将从此改写。
入选药品中,半数为肿瘤靶向药物,如肺癌、胃癌等常见肿瘤,此外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眼科就医、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药。与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后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大部分药品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
首次医保准入谈判破解刚需药入医保瓶颈
这份牵动整个医疗行业的目录酝酿已久。早在年11月,国家卫计委就启动国家药价谈判试点,涉及3种疾病的5个药品被纳入谈判范围。今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公布。人社部相关人士同时介绍,拟对部分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药品进行谈判,确定适当的支付标准后再纳入目录范围。
随即今年4月,人社局便公布了44就个拟谈判药品的名单。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其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高达81.8%。从卫计委药价谈判试点,到人社部公布拟谈判药品名单,再到最终结果的公布,每一个重要进展都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