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专家 > 陈志博士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近视

陈志博士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近视

发布时间:2021-7-20 13:37:40   点击数: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编者按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目前研究认为,角膜塑形镜(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是控制近视发展的两大法宝,那两者联合是否会起到更显著的作用呢?来自复旦大医院的陈志博士是近视防控领域的青年专家,已完成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的3年回顾性研究,并在本届COOC会议上报告了其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联合干预是否长期有效。

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近视控制的两大法宝

陈博士指出,近10年来近视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儿童过早发生近视或干预不及时都会造成近视快速发展,增加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据估计,到年,近视患者中约有20%为高度近视,其病理改变特征为眼轴病理性延长和各种复杂的并发症,包括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目前有几种有效控制近视进展的策略,包括OK镜、低浓度阿托品、部分多焦软镜、部分多焦框架眼镜。大量研究表明,配戴OK镜可显著延缓眼轴增长。

但OK镜的使用效果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总体来说,在小于12岁的近视患者中,年龄越小度数越难以控制,这部分人群也更应该尽早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即使在配戴OK镜后,眼轴仍然快速增长。

和OK镜相对应的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作为一种药物治疗,其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也得到证实。一项年发表在眼科权威杂志Ophthalmology上的研究比较了低浓度阿托品,包括0.05%、0.%、0.01%三个浓度,对近视度数和眼轴延长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阿托品可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延缓眼轴变长,其中0.05%浓度的效果最佳。

OK镜+低浓度阿托品,是否更有效?

但0.05%阿托品会造成比较明显的畏光等不适症状,0.01%阿托品是潜在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法。对于配戴OK镜后眼轴仍然快速增长的患者,联合干预(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是否更有效呢?针对此问题,陈博士开展了研究。他纳入了那些已经配戴OK镜1年,但是戴镜期间眼轴增长0.30mm/年,同时年龄12岁的患者。研究分组如下表:

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开始配戴OK镜的平均年龄为8.3岁(5.6岁-11.6岁),开始配戴OK镜时的近视度数平均度数为-2.65D(-4.25D--1.25D)。结果显示,在加用低浓度阿托品进行干预后,快速近视进展者的眼轴延长速度在联合阿托品后的第1年得到显著缓解。

为了进一步明确联合干预措施的远期效果,陈博士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研究纳入标准与之前相同。研究分组如下表:研究共纳入73例患者,开始配戴OK镜的平均年龄为8.8岁(6岁-11岁),开始配戴OK镜时的近视度数平均度数为-2.85D(-5.00D--0.75D)。3年观察的结果显示:

1)联合干预和单用OK镜干预皆可有效降低眼轴延长速度;

2)单用OK镜干预组的眼轴延长速度逐年减缓;

3)联合干预组眼轴延缓增长的效果在第一年内最显著,一年以后无累积作用;

4)就远期效果而言,两种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陈博士还发现,对于年龄越小(小于10岁)、眼轴增长越快(0.45mm每年)的患者,使用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干预效果越明显。

研究讨论

Q1

目前OK镜或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均未知。针对上述研究结果,陈博士做出了可能的解释。

首先是阿托品可能存在短期眼轴缩短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在加用低浓度阿托品一年内,能够显著延缓眼轴增长。此外,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均可使脉络膜短期增厚,起到控制近视效果。而使用0.01%阿托品1年,脉络膜增厚效应消失,并且长期使用存在视网膜或脉络膜受体疲劳可能。

Q2

那为什么到一定年龄OK镜的控制效果就已饱和,并且两种干预措施的远期效果无显著差异?

陈博士解释道,临床研究显示配戴OK镜的儿童到12岁开始眼轴增长会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这可能是由于眼轴增长随年龄自然延缓所致,此时阿托品不能进一步增加OK镜的控制作用,也不需要。

小结

对于快速近视进展者,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能在短期内快速使眼轴增长减缓,但其控制近视进展的远期效果等同于单用OK镜。但对于部分患者如年龄较小或眼轴延长速度过快的患者,使用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研究团队介绍

复旦大医院视光学组的上海角膜塑形镜研究团队(ShanghaiOrthokeratologyStudy,SOS)(简称SOS小组)于年成立,由周行涛、瞿小妹教授领衔,由薛枫、周佳奇、陈志博士等核心成员组成。擅长于复杂性屈光不正的角膜塑形(OK镜)、复杂性眼表疾病如圆锥角膜、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RGPCL验配。近年来致力于近视防控领域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提倡在不同的近视人群中,进行系统评估基础上的多元化、个体化、综合化的近视防控,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

研究团队中的陈志博士是复旦大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资深会员、美国角膜接触镜协会会员,中国眼视光英才计划“明日之星”。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尤其是角膜塑形镜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该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丰富的临床验配经验,是国内资深角膜塑形镜与近视防控青年专家之一。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zj/955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