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检查 > 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真的是危言

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真的是危言

发布时间:2018-8-30 20:11:38   点击数:

吸烟原来有这么多危害!

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年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第六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提出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于年开始执行。后来,为了体现出戒烟的更深层意义——不仅为自己,更为了家人,为了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日,之所以选择5月日作为世界无烟日,是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儿童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明天,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明天,为了下一代,请尽早戒烟!

在全球范围内,吸烟是致死因素的排名中高居榜首,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有害健康”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这几个字在每个香烟盒上都赫然在目,然而,却有非常多的人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只是个伪命题,是危言耸听。经常听到有人说,”不吸烟也有可能得肺癌,更何况还有好多高寿老人吸烟一辈子,到七八十多岁都好好的啊,我何必去戒烟。”

之前网络上疯转以下这张段子图片。

其实,是否发生疾病与生活方式、先天基因、后天运气等都有关系。有些高寿的老年人抽了几十年烟没有得肺癌、心梗、中风、气管炎,但这毕竟只是少数人,不能以个别现象去代替大多数,不能以偏概全,那些只是吸烟的人为不戒烟而寻找的借口而已。另外,不吸烟的人也患病,那是因为吸烟是引起肺癌等疾病的高危因素或病因,但不是致病的唯一因素。

大量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吸烟者平均预期寿命比不吸烟者短5年以上,吸烟者罹患肺癌的风险可增加20倍。

一天吸一包烟,心肌梗死风险也比不吸烟人群高出8~0倍。85%~90%的肺癌患者吸烟,另外余下的0%~5%的肺癌病人不吸烟,但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暴露于二手烟。因此,他们患有肺癌等慢性病的机会比不暴露任何吸烟的人几率要高。

吸烟和恶性肿瘤的关系吸烟和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等常见恶性癌症有着密切相关。具权威资料调查统计,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可是如果您还以为恶性肿瘤只发生在中老年人或者吸烟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报道,在儿童和其他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已“屡见不鲜”。年月,山东一名年仅9岁的女孩,被查出肺癌晚期,发现时,该女孩的右侧胸腔已有积液,已经有远处转移没有任何治愈希望。经专家调查发现,该孩子的父亲常年吸烟,即使在妻子怀孕期间也没有停止过,孩子的肺癌,完全是由于长期被动吸烟所致。2吸烟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对于吸烟的危害,很多人只知道可引发肺癌等肿瘤,其实,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也密切相关,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氧化应激而加重心血管功能异常。无论是被动吸烟还是主动吸烟均与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厚度相关。吸烟者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病死率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高2~6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中0%~40%与吸烟有关。吸烟已被公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冠状动脉病变形成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降压和调脂药物相比,戒烟是降低整个心血管风险最简单经济的方式。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氧化应激而加重心血管功能异常。无论是被动吸烟还是主动吸烟均与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厚度相关。吸烟者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吸烟可导致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部疾病。吸烟可减低循环脑部氧气及血损伤脑细胞、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导致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智力衰退、麻痹瘫痪等。吸烟者中风几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4吸烟和慢阻肺的关系目前,吸烟是公认导致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吸烟与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0倍以上。烟草中含有的物质,主要包括尼古丁(杀虫剂中的主要物质),焦油(沥青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甲醇(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烟草中的有害成分通过呼吸道,时间长了,就会损伤阻隔病菌的纤毛,造成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氢酸、丙烯醛和尼古丁6种。这些物质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容易导致病菌侵入引起感染;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还能引起支气管黏膜下腺体细胞增多、肥大,分泌黏液过剩。也就是说,烟草的毒性物质通过直接对气道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诱发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等机制使气道产生反复慢性炎症和修复,引发气道重建,同时对肺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造成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最终形成慢阻肺。迄今为止,戒烟仍然是唯一能够减缓肺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手段。5吸烟和”阳痿”的关系

勃起功能障碍,通常被称为阳萎,吸烟可增加性无能的发生。很多“床上功夫不行”的男性患者都对自己的隐疾讳莫如深,难以启齿,觉得那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殊不知这都是自己的诸多不良习惯造成的,其中吸烟就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阳痿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倍,影响甚至高于肥胖和高血压病。在中国阳痿患者中,近/4的阳痿发病可归因于吸烟,并且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阳痿的发病风险越高。每日吸烟-0支、-20支和>20支者患阳痿的风险分别为不吸烟者的.27倍、.45倍和.65倍。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患有糖尿病的男性中,吸烟者发生阳痿的风险更高达不吸烟者的.29倍。吸烟导致阳痿的机制其实非常简单,即减少了男性阴茎的血液供应,这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6吸烟和糖尿病的关系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吸烟导致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了胰岛素的生成,长期吸烟还可引起脂肪组织的再分布,上述因素均可增加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每日吸烟5~24支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从不吸烟者的2.8倍。每日吸烟>5支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较不吸烟者、戒烟者和每日吸烟≤5支者显著增高。

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每日吸烟<20支和≥20支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不吸烟者的.29倍和.6倍。

吸烟还会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每日吸烟少于5支和5支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分别是从不吸烟者的.66倍和2.68倍。糖尿病微血管损害以为主要表现。此外,吸烟是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7吸烟导和胃灼热、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吸烟者幽门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而位于幽门以下的十二指肠中的胆汗则反流入胃内,高浓度的胆盐对胃粘膜有很大的损害作用,日久即易生成反流性胃炎。

研究显示,吸烟者发生胃灼热、胃食管反流病的概率较非吸烟者显著增加。烟龄大于20年的人比不吸烟的人胃反酸的概率大70%。

8主动或被动吸烟和乳腺癌的关系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表一项乳腺癌发病率调查结果:乳腺癌在吸烟女性中的得病率比不吸烟的女性高0%。其他研究也显示,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二手烟)对增加乳腺癌风险比以前认为的要大。

9吸烟和流产、婴儿猝死的关系

孕妇吸烟(包括经常二手烟),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会对肚子里的胎儿造成伤害。因为香烟中所含的烟碱和尼古丁会造成全身血管病变,子宫血管因此受累。吸烟可使容易发生流产。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欧洲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吸烟就会使婴儿猝死综合征风险加倍。如果婴儿和吸烟母亲或父亲同床,则其风险增加7倍。

0吸烟和精子的关系

据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男性,精子受精能力较不吸烟者下降了75%。罪魁祸首仍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长期吸烟使得人精子中尼古丁受体超载,从而使得受精的能力下降。

吸烟和睡眠的关系

尼古丁是影响睡眠的罪魁祸首,睡眠质量差不仅会让人在清醒后精神状态差,如果习惯性睡眠质量差,还会产生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2吸烟和老年黄斑变性、失明的关系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该病往往导致中心视觉丧失,不能进行阅读,针线活,甚至开车等活动,逐渐会导致失明。

《英国医学杂志》曾经发表了一项关于名眼科病人的项试验,其结论是:①吸烟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导致失明的概率比从不吸烟的人高4倍。②大于四分之一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例引起失明或视觉障碍是由于现在或过去吸烟造成的。其他研究也有同样结论,且戒烟能降低失明的风险。

吸烟和老年痴呆的关系年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吸烟者患痴呆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2倍,其中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患痴呆的风险分别为非吸烟男性和女性的5.8倍和2.0倍。与从不吸烟者相比,现在吸烟者患痴呆的年龄提早了8.6年。《神经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名65岁以上男性的研究表明:步入老年后,吸烟者的智力功能降低概率要比不吸烟者高5倍。

研究者认为,吸烟可能会引起主要血管损伤,造成血液凝结,增加中风风险,引起智力损伤的恶性循环。长期使用烟草对大脑有害,并且加速老年痴呆症。

4吸烟和药物的关系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无论西药还是中药,如果不注意忌口,轻则减轻药效,重则会影响健康。在应用一些药物期间,如果吸烟可导致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比如以下最常见的0种药物:、解热镇痛药;2、平喘药;、抗酸药;4、抗心绞痛药;5、维生素;6、避孕药;7、胰岛素;8、抗凝血药;9、抗抑郁药;0、镇静药。例如,口服避孕药本身具有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副作用,人在吸烟后机体释放更多儿茶酚胺,增加了血小板的黏附性。因此,育龄期妇女应自觉戒烟)。

所以特别建议,服用以上十类药物的患者最好能戒烟。如果一时难以戒掉,至少服药后0分钟内不要吸烟,以免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往期精彩文章

这个病人练了“蛤蟆功”,连医生在内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关于慢阻肺的那些事儿:这是我见过最精辟的小结!

别让利巴韦林变成利巴“违”林,全民和医护人员不能不知的真相!

中国哮喘指南的这些重要内容已修改,您都知道了吗?!

白天咳?晚上咳?这有不“咳”一世的秘诀!

雾化吸入治疗经常做,而这些“雾区”里的“误区”,你知道吗?

呼吸科医生必备丨如何指导患者选择制氧机?

内有视频丨支气管镜究竟痛不痛苦?呼吸科医生带你一探究“镜”!

戒烟难?试试这个呼吸科医生发明的“三心二yì”戒烟法!

血气分析不注意这些,结果可能会出大错......

喜欢本文就给作者打赏吧!

王生成

赞赏

长按







































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
安卓开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jc/404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