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眼前节检查正常;眼底可见双眼视乳头边界清,黄斑区呈金箔样反光;眼底FFA提示后极部椭圆形强荧光,同时黄斑部呈弱荧光,造影后期无荧光素渗漏(图1)。OCT提示黄斑区水肿,神经纤维层变薄(图2)。
追问病史,该患者自年10月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环形红斑,医院行治疗,一直间断使用氯喹0.25g每日两次治疗,因为近十年病症反复发作,每年有6个月左右服用氯喹。该患者随诊一年,停药后眼部检查没有明显改善。
讨论
氯喹大剂量用于治疗胶原血管病,可引起与累积剂量相关的色素性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与黄斑病变的程度有关[1]。氯喹对黑色素有选择性和亲和性。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之前,最早的组织学改变是膜性的胞浆小体形成,光感受器外节的变性,这种变化是典型的亲阳离子性药物的改变,其导致溶酶体的损伤,以致磷脂崩解。氯喹的毒性与总剂量有关。现阶段报道氯喹所致的黄斑损害很少见,考虑医生及病人对该药物的副作用认识提高有关。
该患者因为患病时间长,早期治疗疗效好,一直自行按照既往方案治疗,且治疗方案保持不变,未调整用药及更换用药,20余年未出现任何全身及局部病变。而近3个月双眼视力障碍未与药损联系,医院的眼科医生对该疾病了解不多而造成误诊。该患者经过停止使用氯喹,并使用营养视网膜药物治疗后视力略有提高,右眼视力0.5,左眼视力0.6,随诊2年后病变未见明显改观。考虑氯喹的排泄率低,仍对视网膜有毒性造成的。
目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一般均用羟氯喹0.2,每日2次治疗,羟氯喹的毒性较小[2]。也有学者建议长期使用氯喹及羟氯喹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服药后每6个月进行视野检查和OCT检查,可以发现眼底选择性的黄斑变薄现象[3],可以早期发现病变,以早期发现并减少氯喹、羟氯喹对视网膜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张承芬,主编,眼底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CraythornJM,SwartzM,CreelDJ.Clofazimine-inducedBuneyeretinopathy[J].Retina,,6:50.
[3]PasadhikaS,FishmanCA..Effectsofchronicexposuretohydroxychloroquineorchloroquineoninnerretinalstructures[J].Eye,,24:-.
病例已发表于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年5月第30卷第5期
作者:医院眼科胡淑琼来炎华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