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病人的医案,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病案典型,又太普遍了,大家容我细细说来。
这个病人35岁,是某外企公司的中层,刚刚生完孩子一年,初诊时她告诉我,这一二年来,她真是有点身心疲惫,常常半夜起来照顾孩子,面色萎黄,甚至颧骨这已经长了浅浅的黄褐斑,最重要的是她的大姨妈量越来越少了,还经常掉发。
我脉诊后,发现她脉细小沉,舌质偏淡,舌下静脉青紫,
很明显的血虚血淤,可以试一下中药调,可她告诉说自己经常需要出差,没有办法每天熬中药喝,最后我给她想了个办法,让她试试四物膏剂一个月,每天倒出一点,然后用热水化开后就可以喝了,她听了觉得非常方便,就立刻答应我了。
一个月后,她给我发了下面这段话:
▼
为什么我说这个病例典型呢?
因为现在女性25-35岁压力真的很大,
同时面对结婚、生育、哺乳、月经、
避孕等非常生理时期。
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情况
在我的女病人中有很多。
我给这个病人的四物膏剂就是四物汤基本方
熬制成的“小膏方”,
用真空包装制作,方便携带食用。
黄褐斑又称肝斑,主要是色素的沉积,
“治斑不离血”
这个四物汤呢?
是来源于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九治妇人诸疾》,
后世医家称为“妇科养血第一方”。
血属阴而主静,
血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
-我们来解解方-
当归
归肝、心、脾经
味甘、辛,性温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川芎
归肝、胆、心包经
味辛性温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熟地黄
归肝、肾经
性味甘,微温,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
归肝、脾经
味苦,酸,甘,微寒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结合这个医案我们再来看看这四味药
▼
当归甘补辛行,温通质润,
味甘而重能补血,
其气轻而辛,又能补血,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血中之气药,
为补血圣药,适用于血虚诸证。
▼
川芎既能活血,又能行气,
为“血中气药”
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辛散温通,走而不守,
能上行颠顶,下走血海,
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
尤善治妇女血瘀气滞经产诸证,
为妇科活血调经要药。
▼
熟地黄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
常用于血虚诸证,
也用于肝肾精血亏虚的须发早白等。
熟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
白芍用于血虚或阴虚有热的
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有养血柔肝,调经止痛的效果。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补血的同时concern气熟地黄入肾,壮水补阴;
白芍入肝,敛阴益血。
四物汤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
随着四味药的比例剂量不同,
功能也不同,
它是可以双向调节的诸血之证基本方。
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
补血>活血行气
则是一个补血良方;
-----------------------------
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
行气活血>敛阴
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
这四味药归经都有走肝经,
肝和血密切相关,
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就像人体里的“血库”一样,
血在脉中循行,
从脏腑到皮肉筋骨,
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
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如果我们血虚,
就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
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眼昏花,干涩,夜盲;
不能充盈血海,则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若是肝失疏泄,
就像“血库”漏水一样,
则藏血不固,月经量过多。
但是同志们记住
四物汤不是万金油
四物汤具有温燥性质,
经常便秘,热性体质,
容易上火长痘痘的,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推荐阅读-
“四物汤”,今年冬天补气补血靠你了!
一切补气都从四君子开始!
我花了10年才明白真正的洗脸秘诀,
而你现在只要花5分钟就能知道
年纪越大越能体会气血的重要性
一个气足的中医平台
米医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