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痴人说梦哟!在黑暗环境中,由于1亿4千万视杆细胞在不停工作,外层视网膜的耗氧量是翻倍的,从而会引起一些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如果这部分耗氧量可以降下来,视网膜低氧情况就会缓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重点是光!所以眼科专家们想到了用光来抑制视杆细胞的活动,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亮度,既不刺激视锥细胞,又能抑制视杆细胞,希望能达到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量。
睡眠眼罩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眼视光中心的SPHarding设计了一款睡眠眼罩,这款眼罩里含有一个薄的柔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可以发射nm波长、80cd/m2的光,见下图。
这款睡眠眼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怎样呢?共有60名参与者,分为ABC三组。
分组
成员
A
18-30岁的健康志愿者
B
50-70岁健康志愿者
C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患者
他们每晚佩戴眼罩入睡,持续3个月,随后观察1个月。SPHarding收集了他们基线和末次随访的数据,包括PVT(psychomotorvigilancetask,PVT,一种测量人注意力的方法)的失误次数(NL)和应答时间(RT)、睡眠、抑郁、心理健康、视力、对比度、色觉、电生理、视野和OCT视网膜厚度。
3个月时,A组志愿者的PVT完成度明显下降,ABC三组的心理健康情况较基线时下降,第4个月时有所恢复。
但是C组(DME)中有67%的患者OCT上显示囊样水肿减轻或消失。基线时黄斑水肿严重者在第3、4个月时黄斑中心凹厚度变薄更明显。在3个月时,除了EOG外,其他的视网膜功能和结构指标均有好转。
存在的问题亮度为80cd/m2的OLED经过眼睑、眼球屈光间质等到达视网膜感光细胞,大概只剩下2cd/m2,是比较暗的。即使这样,睡眠和耐受性依然是阻挡治疗的主要因素。DME患者不良反应事件较志愿者少,可能是治病的信念在支撑。
愿景面对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一项简单易行、经济无创的家庭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是很有必要的。在该研究中,作者并没有观察到重大的安全问题,大部分人可以适应,小部分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心理健康和PVT。这项治疗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眼罩的耐受性和睡眠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文
胡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