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斑 > 黄斑预防 >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症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症

发布时间:2021-3-4 20:38:38   点击数:
北京青春痘专业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陈林义

锥体细胞功能不全综合症较为罕见,主要特征是:畏光、眼球震颤、全色盲、弱视及明视ERG严重损害等。

临床特征

1、视力、屈光和视野检查:由于锥体细胞功能不良,所以其明视光谱效率曲线与正常人的暗视觉曲线一样,峰值在nm,因缺少光谱长波末端的感受性,所以仅相当于正常人的夜间视觉。其矫正视力一般可略有提高,周边视野一般正常,部分患者可查到中心暗点。

2、变色力:本病由于视网膜锥体细胞的缺少或锥体细胞功能的丧失,而表现出色觉功能的高度障碍,只能通过改变颜色的明度来匹配出各种光谱色,所以只有明度感而无色觉感。临床上称作全色盲。

3、眼球震颤:由于患者锥体细胞功能不良,造成了黄斑部成像不清,引起视功能紊乱,从而妨碍了固视过程中对眼球的控制,使视网膜成像经过黄斑部时呈大幅度的摆动。震颤一般呈水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好转。

4、畏光: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畏光症状,室外活动时喜欢低头、眯眼、行动显得稍迟缓,一旦回到室内较暗处即可睁大眼睛,行动自如。

5、眼底检查:多数患者黄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黄斑区污暗,色素沉着,中心凹反光点消失等。视乳头稍小可能与中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有关。

6、暗适应检查:据报道本病患者在进入暗处后1~2分钟内即可达到适应程度,较正常人还敏捷。本病初期暗适应曲线(锥体功能)多有改变,而最终阈值(杆体功能)多属正常。

7、视网膜眼电图:由于锥体细胞功能不良,视明视网膜电流图常流失或波幅明显降低,但暗视视网膜电流图一般都属正常。

8、遗传:多数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治疗

目前对本综合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矫正屈光不正,尽可能使患者获得较好视力。在室外还可配戴有色眼镜或变色镜,以减少强光刺激。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眼科工作室陈林义眼科患者群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fengchao.com/hbyf/810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